圣星期四,亦称濯足节或圣周四,是基督徒年历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圣日。它位于复活节主日之前,是圣周的第五天,紧随圣星期三,并预示着耶稣受难日的到来。这一天深深地纪念着耶稣基督在受难前与祂的使徒们共进的最后晚餐,以及祂为门徒们施行了谦卑的濯足礼。
最后的晚餐不仅是一顿简单的告别餐。据《对观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记载,这场晚餐发生在犹太逾越节期间,耶稣将逾越节筵席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在席间,祂设立了圣体圣事,拿起饼和酒,宣告这是祂的身体和血,为世人的罪而舍,从而建立了基督徒领圣餐的传统。这一神圣的时刻是基督教礼仪的核心,也是信徒们持续领受恩典与纪念耶稣牺牲的永恒圣约。
濯足礼,或称洗脚礼,则是圣星期四的另一个核心纪念活动。在最后的晚餐后,耶稣亲自为门徒们洗脚,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通常是由地位最低的仆人所做。通过这一行为,耶稣不仅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谦卑与榜样,更向门徒们发出了“新诫命”——正如《约翰福音》13:34-35所载:“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许多教会至今仍保留洗脚礼的传统,以实践耶稣教导的谦卑服侍与无私之爱。
关于“Maundy”(濯足节)这个词的词源,最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它来源于拉丁语的“mandatum”,意为“命令”或“诫命”。这直接指代了耶稣在洗脚后赐给门徒的“新诫命”。尽管在某些古老的语言版本中可能存在其他关联,但“mandatum”无疑是其最直接且有力的词源,深刻反映了这一天所纪念的核心精神。
圣星期四的日期与历法差异
圣星期四的日期并非固定不变,它是一个“可变动节日”,其具体日期取决于每年复活节主日的日期。由于全球基督教会使用不同的历法来计算复活节,因此圣星期四的日期也会有所差异:
格里高利历(公历):被大多数西方教会(如罗马天主教、新教主要宗派)所采纳。根据此历法,复活节在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此,圣星期四通常落在每年的3月19日至4月22日之间。
儒略历:东方正教会(如俄罗斯正教会、希腊正教会等)多数沿用儒略历来计算复活节。由于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之间存在日差,导致东方教会的复活节通常比西方教会晚一到数周。因此,其圣星期四的日期也会相应地向后推移。
复活节三日庆典的序幕
圣星期四的夜晚,以“主的晚餐弥撒”(Mass of the Lord's Supper)为标志,启动了基督徒年度中最神圣的时期——复活节三日庆典(Paschal Triduum)。这是一个为期三天的崇拜高潮,旨在深入纪念耶稣基督的受难、死亡和复活。这个庆典包括:
圣星期四:纪念最后的晚餐和圣体圣事的设立。
耶稣受难日:纪念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和死亡。
圣星期六:纪念耶稣在坟墓中安息的寂静与等待。
整个三日庆典的高潮在复活节主日(通常是星期六晚上举行的复活节守夜礼)达到,庆祝耶稣基督荣耀的复活,标志着救赎的完成与新生命的开始。
在圣星期四晚上的礼拜中,除了重演洗脚礼和纪念圣体圣事的设立,许多教会还会进行独特的“撤除祭台装饰”仪式。这象征着耶稣被剥去衣服,并预示着耶稣受难日的沉重氛围。祭台被清空,圣体被庄严地移至一个临时的“安所祭台”进行静默朝拜,这为信徒们提供了一个深入默想基督受苦的安静时刻,为即将到来的耶稣受难日做好心灵准备。
- 圣星期四在基督教中为何如此重要?
- 圣星期四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之一,因为它纪念了耶稣基督设立圣体圣事(圣餐礼),这是基督教礼仪的核心。同时,它也通过濯足礼深刻展现了耶稣谦卑服侍的榜样,并传达了“彼此相爱”的新诫命。此外,它标志着复活节三日庆典的开始,引领信徒进入对基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深刻纪念。
- “Maundy”一词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 “Maundy”一词主要来源于拉丁语的“mandatum”,意为“命令”或“诫命”。这个词直接引用了耶稣在为门徒洗脚后所说的话:“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