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隋朝皇帝(生于 569 年)

隋炀帝(569-618年4月11日),字杨广,别号英,鲜卑名阿摩,又名隋明帝。孙子杨通在位期间)是隋文帝的次子,中国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炀帝原名阳瀛,其父征询神谕后改名为阳广。公元581年,文帝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588年,他被任命为入侵南陈王朝的五军司令,并因这次战役的成功而受到广泛赞誉。这些军事成就,以及他对哥哥杨勇的阴谋,导致他在 600 年成为太子。在他的父亲于 604 年去世后,尽管未经证实,但大多数传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杨广,即位为杨帝。

公元 604 年至 618 年,杨皇帝致力于几项大型建设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运河的竣工和长城的重建,该工程夺走了近 600 万工人的生命。他还下令进行了几次军事远征,将隋带到了最大的领土范围内,其中一次,征服了占城,导致数千名隋军死于疟疾。这些远征,以及一系列针对高句丽的灾难性战役,使帝国破产,民众起义。随着中国北方动乱,杨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度过了他的最后时光,最终在他的将军宇文华吉领导的政变中被勒死。

尽管取得了成就,但传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杨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恶劣的暴君之一,也是隋朝统治相对较短的原因。他对高句丽的战争失败,征兵征兵,再加上增加税收以资助这些战争,以及这种税收导致的内乱,最终导致了王朝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