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赫鲁晓夫,俄罗斯将军和政治家,苏联第七任总理(1971 年逝世)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1894 年 4 月 15 日 [4 月 3 日] - 1971 年 9 月 11 日)于 1953 年至 1964 年担任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并于 1958 年至 1964 年担任该国部长会议主席。在他统治期间,赫鲁晓夫以对斯大林罪行的谴责震惊了共产主义世界,并与他的关键盟友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开始了去斯大林化的政策。他赞助了早期的苏联太空计划,并在国内政策中实施了相对自由的改革。在经历了一些错误的开端,以及一次险些避免对古巴的核战争之后,他与美国进行了成功的谈判,以减少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 1964 年,克里姆林宫领导层剥夺了他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担任第一书记,阿列克谢·柯西金(Alexei Kosygin)担任总理。

赫鲁晓夫 1894 年出生在俄罗斯西部的一个村庄。他年轻时被聘为金属工人,在俄罗斯内战期间担任政治委员。在拉扎尔·卡加诺维奇的赞助下,他在苏联的等级制度中一路攀升。他支持约瑟夫斯大林的清洗并批准了数千人的逮捕。 1938年,斯大林派他管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他继续在那里进行清洗。在苏联著名的卫国战争期间,赫鲁晓夫再次担任政委,充当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之间的中间人。赫鲁晓夫参加了斯大林格勒的血腥保卫战,这是他一生引以为豪的事实。战后,他回到乌克兰,然后作为斯大林的亲密顾问之一被召回莫斯科。

1953 年 3 月 5 日,斯大林的去世引发了一场权力斗争,赫鲁晓夫在巩固了他作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权威后取得了胜利。 1956年2月25日,在党的二十大上,他发表了“秘密讲话”,谴责斯大林的清洗,开创了苏联不那么专制的时代。他旨在改善普通公民生活的国内政策往往无效,尤其是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希望最终依靠导弹进行国防,下令大幅削减常规部队。尽管裁员,赫鲁晓夫在任期间经历了冷战最紧张的几年,最终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

由于苏伊士危机、人造卫星发射、1957 年叙利亚危机和 1960 年 U-2 事件等重大胜利,赫鲁晓夫在 1950 年代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到了 1960 年代初期,赫鲁晓夫的声望被他的政策缺陷以及他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所侵蚀。这鼓舞了他的潜在对手,他们悄悄地壮大并于 1964 年 10 月将他废黜。然而,他并没有遭受前苏联权力斗争的致命命运,而是在莫斯科有一套公寓,在农村有一套别墅。他的长篇回忆录被偷运到西方,并于 1970 年部分出版。赫鲁晓夫于 1971 年死于心脏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