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孟加拉国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边界冲突,但无法解决边界争端。

2001 年孟印边境冲突是 2001 年 4 月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冲突发生在孟加拉步枪队 (BDR) 和印度边防安全部队 (BSF) 的部队之间,地点在两国之间标记不清的国际边界上。 2个国家。

孟加拉国(;孟加拉语:বাংলাদেশ,发音为[ˈbaŋlaˌdeʃ](听)),正式名称为孟加拉国人民共和国,是南亚的一个国家。它是世界上人口第八多的国家,人口超过 1.63 亿,面积为 148,460 平方公里(57,320 平方英里)或 147,570 平方公里(56,980 平方英里),是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世界各国。孟加拉国在西部、北部和东部与印度接壤,东南与缅甸接壤;在南部,它有一条沿着孟加拉湾的海岸线。西里古里走廊与尼泊尔和不丹相距甚远;距中国北部100公里的印度锡金邦。首都和最大城市达卡是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吉大港是最大的海港,也是第二大城市。官方语言是孟加拉语,是印欧语系最东部的分支之一。

孟加拉国是孟加拉历史和民族语言地区的主权部分,该地区在 1947 年英属印度分治期间分裂。该国以孟加拉穆斯林为主。古孟加拉邦是印度次大陆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是万加、彭德拉、甘加里代、高达、萨马塔塔和哈里凯拉等邦的所在地。 Mauryan、Gupta、Pala、Sena、Chandra 和 Deva 王朝是孟加拉的最后一个前伊斯兰统治者。穆斯林对孟加拉的征服始于 1204 年,当时 Bakhtiar Khalji 占领了孟加拉北部并入侵西藏。成为德里苏丹国的一部分后,14 世纪出现了三个城邦,其中孟加拉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由索纳冈统治。 Sultan Balkhi、Shah Jalal 和 Shah Makhdum Rupos 等苏菲传教士领袖帮助传播了穆斯林统治。该地区被统一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孟加拉苏丹国。在莫卧儿统治下,孟加拉东部作为次大陆东部穆斯林的大熔炉继续繁荣,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 18 世纪的孟加拉纳瓦布统治下,莫卧儿孟加拉变得越来越自信和独立。 1757 年,Mir Jafar 的背叛导致 Nawab Siraj-ud-Daulah 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最终英国在南亚占据主导地位。孟加拉总统府成长为英属印度最大的行政单位。 1905年东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的建立为孟加拉国的出现开创了先河。 1940年,孟加拉第一任总理支持拉合尔决议,希望在南亚东部建立一个国家。在孟加拉分治之前,孟加拉总理提议建立一个孟加拉主权国家。全民投票和拉德克利夫线的宣布确立了孟加拉国今天的领土边界。

1947年,东孟加拉邦成为巴基斯坦自治领人口最多的省份。它更名为东巴基斯坦,达卡成为该国的立法首都。 1952年的孟加拉语运动;东孟加拉邦议会选举,1954 年; 1958年巴基斯坦政变; 1966年的六点运动; 1970年的巴基斯坦大选导致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和民主运动兴起。巴基斯坦军政府拒绝将权力移交给由谢赫·穆吉布尔·拉赫曼领导的人民联盟,导致了 1971 年的孟加拉国解放战争,在印度的帮助下,穆克蒂·巴希尼 (Mukti Bahini) 发动了一场成功的武装革命。这场冲突见证了 1971 年孟加拉国的种族灭绝和对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支持独立的孟加拉平民的屠杀。新的孟加拉国国于 1972 年成为南亚第一个宪法上的世俗国家。1988 年伊斯兰教被宣布为国教。2010 年,孟加拉国最高法院在宪法中重申了世俗原则。孟加拉国是一个单一的议会制宪政共和国,基于威斯敏斯特系统。孟加拉人占孟加拉国总人口的 98%,孟加拉国庞大的穆斯林人口使其成为第三大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全国由8个省、64个区和495个街道组成。它拥有仅次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南亚第三大军队;并一直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贡献者。作为印太地区的中等强国,孟加拉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名义 GDP 排名世界第 33 位,购买力平价排名第 29 位。由于罗兴亚种族灭绝,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难民人口之一。孟加拉国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贫困、文盲、腐败、威权主义和侵犯人权的不利影响。然而,自 2011 年以来,贫困率已减半,预计该国将在这十年内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孟加拉国曾经是平纹细布贸易的历史中心,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服装出口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