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 Aleksander Wolszczan 和 Dale Frail 宣布了首次发现系外行星。他们发现了两颗围绕脉冲星 PSR 1257+12 运行的行星。

Aleksander Wolszczan [alksandr vltan](听)(生于 1946 年 4 月 29 日)是波兰天文学家。他是第一批确认的系外行星和脉冲星行星的共同发现者。

系外行星或系外行星是太阳系外的行星。 1917 年发现了系外行星的第一个可能证据,但并未得到承认。第一次确认发现发生在 1992 年。最初于 1988 年发现的另一颗行星于 2003 年得到确认。截至 2022 年 3 月 2 日,在 3,670 个行星系统中有 4,980 颗已确认的系外行星,其中 813 个系统拥有不止一个行星。有许多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过境光度法和多普勒光谱法的发现最多,但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的观测偏差,有利于探测恒星附近的行星;因此,检测到的系外行星中有 85% 位于潮汐锁定带内。在某些情况下,在一颗恒星周围观察到多个行星。大约五分之一的类太阳恒星在宜居带内有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假设银河系中有 2000 亿颗恒星,可以假设银河系中有 110 亿颗潜在可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如果包括围绕众多红矮星运行的行星,则增加到 400 亿颗。 已知质量最小的行星是 Draugr(也称为 PSR B1257+12 A 或 PSR B1257+12 b),大约是月球质量的两倍。 NASA 系外行星档案中列出的最大质量的行星是 HR 2562 b,大约是木星质量的 30 倍。然而,根据行星的一些定义(基于氘核聚变),它太大而不能成为行星,可能是褐矮星。系外行星的已知轨道时间从几个小时(对于那些最接近它们的恒星)到数千年不等。一些系外行星离这颗恒星太远,以至于很难判断它们是否受到引力的束缚。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探测到的行星都在银河系内。然而,有证据表明,可能存在河外行星,即银河系以外星系中更远的系外行星。最近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 4.2 光年(1.3 秒差距),并围绕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Proxima Centauri 运行。系外行星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对寻找外星生命的兴趣。人们对在恒星宜居带内运行的行星特别感兴趣,在那里,液态水是地球生命的先决条件,可能存在于地表。然而,行星宜居性的研究还考虑了广泛的其他因素来确定行星是否适合承载生命。流氓行星是那些不绕任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样的物体被认为是行星的一个单独类别,特别是如果它们是气态巨行星,通常被视为亚褐矮星。银河系中的流氓行星数量可能达到数十亿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