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意大利王国(意大利语:Regno d'Italia)是一个从 1861 年开始存在的国家,当时撒丁岛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被宣布为意大利国王,直到 1946 年,当时民众的不满导致机构公投放弃君主制并成立了现代意大利共和国。该州是在萨沃伊领导的撒丁王国影响下的复兴运动的结果,该王国可以被认为是其合法的前身国家。

意大利于 1866 年与普鲁士结盟向奥地利宣战,并在胜利后获得了威尼托地区。意大利军队于 1870 年进入罗马,从而结束了教皇一千多年的世俗权力。 1882 年,意大利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在各自的殖民扩张问题上存在强烈分歧,随后意大利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缔结了三国同盟。然而,即使与柏林的关系变得非常友好,与维也纳的联盟仍然纯粹是正式的,因为意大利人热衷于收购特伦蒂诺和的里雅斯特,这是意大利人居住的奥匈帝国的角落。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接受了英国加入同盟国的邀请,因为西方列强承诺提供领土补偿(以奥匈帝国为代价),以换取意大利的中立,这比维也纳的提议更为慷慨。战争的胜利使意大利获得了国际联盟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法西斯意大利”是1922年至1943年以贝尼托·墨索里尼为政府首脑的国家法西斯党政府时代。法西斯主义者实行极权统治,粉碎了政治和知识分子的反对派,同时促进了经济现代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和解。根据 Payne (1996),“[the] 法西斯政府经历了几个相对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231925)名义上是议会制度的延续,尽管是“合法组织的行政独裁”。然后是第二阶段,“从 1925 年到 1929 年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第三阶段活动较少,为 1929 年至 1934 年。第四阶段 19351940 以侵略性外交政策为特征: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从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兰发动,导致其吞并;与国际联盟对抗,导致制裁;日益自给自足的经济;以及签订钢铁契约。战争本身(19401943)是灾难和失败的第五阶段,而德国控制的残骸萨尔政府是最后阶段(19431945)。法西斯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到 1943 年,德意在多条战线上的失败以及随后在西西里岛的盟军登陆导致法西斯政权垮台,墨索里尼被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三世下令逮捕。新政府于 1943 年 9 月与盟军签署停战协议。德军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这是一个仍然由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拥护者领导的合作傀儡国家。结果,该国陷入内战,意大利联合交战军和抵抗运动与社会共和国的军队及其德国盟友抗衡。战争和国家解放后不久,民众的不满导致了关于意大利是保持君主制还是成为共和国的机构公投。意大利人决定放弃君主制,成立意大利共和国,即今天的意大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或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常缩写为 WWII 或 WW2,是一场从 1939 年持续到 1945 年的全球战争。它涉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 包括所有大国 - 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盟国和轴心国。在一场直接涉及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 1 亿多人的全面战争中,主要参与者将他们的全部经济、工业和科学能力投入战争努力,模糊了民用和军用资源之间的区别。飞机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对人口中心的战略轰炸成为战争中仅有的两种核武器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冲突。它导致 70 至 8 500 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数以千万计的人死于种族灭绝(包括大屠杀)、饥饿、屠杀和疾病。轴心国战败后,德国和日本被占领,战争罪法庭对德国和日本领导人进行了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切起因存在争议,但促成因素包括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中日战争、苏日边界冲突以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日益紧张的局势。 II 一般认为开始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当时纳粹德国在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下入侵波兰。随后,英国和法国于 9 月 3 日对德国宣战。根据 1939 年 8 月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并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罗马尼亚划定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从 1939 年末到 1941 年初,在一系列战役和条约中,德国征服或控制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并与意大利和日本(以及后来的其他国家)结成了轴心国联盟。随着北非和东非战役的开始,以及法国在 1940 年中期的垮台,战争主要在欧洲轴心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继续进行,包括巴尔干地区的战争、英国的空战、闪电战英国和大西洋海战。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率领欧洲轴心国入侵苏联,开辟了历史上最大的陆地战区——东线战线。

旨在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日本在 1937 年与中华民国交战。 1941 年 12 月,日本对美国和英国领土发动了对东南亚和中太平洋的几乎同时进攻,其中包括对美国和英国的进攻。珍珠港的美国舰队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因此,欧洲轴心国团结一致向美国宣战。日本很快占领了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关键的中途岛海战失败后,它的进攻于 1942 年停止。后来,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和苏联的斯大林格勒被击败。 1943 年的重大挫折——包括德军在东线的一系列失败、盟军入侵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以及盟军在太平洋的攻势——使轴心国丧失了主动权,并迫使其在所有战线上进行战略撤退。 1944年,西方盟军入侵德占法国,而苏联则收复其领土损失并转向德国及其盟国。在 1944 年和 1945 年期间,日本在亚洲大陆遭受了逆转,而盟军削弱了日本海军并占领了西太平洋的关键岛屿。

欧洲战争以解放德国占领区和西方盟国和苏联入侵德国而告终,最终导致柏林沦陷于苏联军队、希特勒自杀和德国于 1945 年 5 月 8 日无条件投降。在盟军于 1945 年 7 月 26 日发表波茨坦宣言以及日本拒绝按其条款投降之后,美国于 8 月 6 日向日本城市广岛和 8 月 9 日向长崎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面对入侵日本列岛的迫在眉睫,再加上原子弹爆炸的可能性,以及苏联在入侵满洲前夕宣布对日本开战,日本于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并于 8 月 15 日签署投降书1945 年 9 月 2 日,巩固了盟军在亚洲的全面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全球的政治联盟和社会结构。联合国 (UN) 的成立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并防止未来发生冲突,获胜的大国——中国、法国、苏联、英国和美国——成为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苏联和美国成为敌对的超级大国,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奠定了基础。在欧洲遭受破坏之后,其大国的影响力减弱,引发了非洲和亚洲的非殖民化。大多数工业受到损害的国家都转向经济复苏和扩张。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欧洲,开始是为了防止未来的敌对行动、结束战前的敌意和建立共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