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明朝皇帝(生于 1360 年)

永乐皇帝(读作 [jʊ̀ŋ.lɤ̂] yung-loo;1360 年 5 月 2 日 - 1424 年 8 月 12 日),字朱棣(中文:朱棣;拼音:Zhū Dì;韦德-贾尔斯:Chu Ti),是中国第三位皇帝明朝,从1402年到1424年在位。

朱棣是明朝创始人洪武帝的第四子。 1370年5月封燕王,国都北平(今北京)。朱棣是对抗蒙古人的有能力的指挥官。他最初接受了父亲的任命,他的大哥朱标和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为太子,但当朱允文即位为建文帝并开始处决和贬低他强大的叔叔时,朱棣找到了崛起的借口。反抗他的侄子。朱棣在洪武和建文帝都偏袒儒家士大夫的太监的帮助下,在最初的进攻中幸免于难,并驱车南下,在南京发动了反对建文帝的靖南战役。 1402年,他成功推翻侄子,占领了帝都南京,后称帝,改号永乐,意为“永乐”。

为了确立自己的合法性,朱棣废除了建文帝的统治,并建立了广泛的努力,以销毁或伪造有关他的童年和叛乱的记录。这包括对南京儒家学者的大规模清洗,以及授予太监秘密警察非凡的法外权力。最喜欢的人之一是郑和,他利用自己的权威向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重大的探索航行。南京的困难也导致永乐帝重新建立北平(今北京)为新的帝都。他修复并重新开放了大运河,并在 1406 年至 1420 年间指导了紫禁城的建设。他还负责建造南京瓷塔,这座瓷塔在 1856 年被太平天国叛军摧毁之前被认为是世界奇观之一。作为他继续试图控制儒家士大夫的一部分,永乐皇帝还大大扩展了科举制度取代了父亲采用个人推荐和任用的方式。这些学者在他统治期间完成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永乐百科全书。

永乐帝在亲征蒙古军时去世。他被安葬在位于北京北部的明十三陵中部最大的陵墓——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