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向奥匈帝国宣战。

罗马尼亚王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两年保持中立,从 1916 年 8 月 27 日起加入协约国一边,直到中央政权占领导致 1918 年 5 月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然后于 1918 年 11 月 10 日重新参战. 它拥有欧洲最重要的油田,德国急切地购买其石油和食品出口。

从交战状态的角度来看,罗马尼亚在 1914 年 7 月 28 日至 1916 年 8 月 27 日期间是一个中立国,从 1916 年 8 月 27 日至 1917 年 12 月 9 日,罗马尼亚是协约国的交战国,与中央停战状态1917 年 12 月 10 日至 1918 年 5 月 7 日期间的大国,1918 年 5 月 7 日至 1918 年 11 月 10 日期间为非战斗国家,最后 1918 年 11 月 10 日至 11 日期间为协约国的交战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支持德国,而该国的政治精英支持协约国。因此,王室委员会决定保持中立。但在卡罗尔国王于 1914 年去世后,他的继任者国王费迪南德一世支持协约国。对于罗马尼亚来说,最优先考虑的是从匈牙利手中夺取特兰西瓦尼亚,大约 5,000,000 人中有大约 2,800,000 名罗马尼亚人。盟军希望罗马尼亚加入他们的行列,以切断德国和土耳其之间的铁路通信,并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英国提供贷款,法国派出军事训练团,俄罗斯承诺提供现代弹药。盟军承诺至少派出 200,000 名士兵保卫罗马尼亚对抗南部的保加利亚,并帮助其入侵奥匈帝国。

敌对行动爆发时,奥匈帝国援引自 1883 年以来的秘密同盟条约,对罗马尼亚和意大利提出敌对理由。然而,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都拒绝履行该条约,理由是这不是同盟条约规定,对奥地利的袭击并非“无端”。 1916 年 8 月,罗马尼亚收到最后通牒,决定是否“现在或永远”加入协约国。在最后通牒的压力下,罗马尼亚政府同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战,尽管战线形势不利。

罗马尼亚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部分,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与英国和法国结盟,对抗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等同盟国。 1916 年 8 月至 1917 年 12 月,今天罗马尼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战斗,包括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以及目前属于保加利亚的南多布鲁哈。

罗马尼亚的战役计划(假设 Z)包括在特兰西瓦尼亚进攻奥匈帝国,同时从南部的保加利亚保卫南多布鲁哈和朱尔久。尽管在特兰西瓦尼亚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在德国师开始援助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之后,罗马尼亚军队(在俄罗斯的帮助下)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到 1916 年底,在罗马尼亚旧王国的领土之外,只有摩尔达维亚西部仍然在控制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军队。

在 1917 年在 Mărăşti、Mărăşeşti 和 Oituz 的几次防御胜利之后,随着十月革命后俄罗斯退出战争,几乎完全被同盟国包围的罗马尼亚也被迫退出战争。它于 1918 年 5 月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加勒斯特条约》。根据条约条款,罗马尼亚将把多布鲁哈的全部领土拱手让给保加利亚,将喀尔巴阡山脉的所有山口全部交给奥匈帝国,并将其所有石油储备租给德国,租期为 99 年。年。然而,同盟国承认罗马尼亚与比萨拉比亚结盟,后者在十月革命后最近宣布脱离俄罗斯帝国独立,并于 1918 年 4 月投票支持与罗马尼亚结盟。议会签署了该条约,但斐迪南国王拒绝签署,希望获得一个盟军在西线取得胜利。 1918 年 10 月,罗马尼亚放弃了《布加勒斯特条约》,并于 1918 年 11 月 10 日,即德国停战前一天,在盟军在马其顿前线取得成功并在特兰西瓦尼亚推进后,罗马尼亚重新参战。第二天,布加勒斯特条约因贡比涅停战条款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