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名犹太人在被指责为黑死病后在美因茨被杀。 [1]

鼠疫是由鼠疫细菌(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三种鼠疫之一。接触细菌 1 到 7 天后,会出现流感样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呕吐,以及在最接近细菌进入皮肤的区域出现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肢端坏死,即皮肤的深色变色,是另一种症状。有时,肿大的淋巴结(称为“淋巴结肿大”)可能会破裂。三种鼠疫是感染途径的结果:腺鼠疫、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鼠疫主要由小动物的受感染跳蚤传播。它也可能是由于接触了死去的鼠疫感染动物的体液造成的。兔子、野兔和一些猫科动物等哺乳动物容易感染腺鼠疫,通常会在收缩时死亡。在鼠疫的腺鼠疫形式中,细菌通过跳蚤叮咬进入皮肤,并通过淋巴管传播到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胀。诊断是通过在血液、痰液或淋巴结液中发现细菌来进行的。预防是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进行的,例如不在鼠疫常见的地区处理死动物。虽然已经开发出针对鼠疫的疫苗,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只有高危人群,例如某些实验室人员和卫生保健工作者,才能接种疫苗。几种抗生素对治疗有效,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强力霉素。如果不进行治疗,鼠疫会导致 30% 至 90% 的感染者死亡。如果发生死亡,通常在 10 天内。通过治疗,死亡风险约为 10%。 2010 年至 2015 年间,全球共有 3,248 例记录在案的病例,导致 584 人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和秘鲁。鼠疫被认为是 14 世纪席卷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黑死病的可能原因,估计有 50 人死亡百万人,包括约 25% 至 60% 的欧洲人口。由于瘟疫杀死了如此多的劳动人口,工资因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上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欧洲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这种疾病也被认为是造成查士丁尼瘟疫的原因,该瘟疫起源于公元 6 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以及第三次流行病,影响了中国、蒙古和印度,起源于 1855 年的云南省。 bubonic 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腹股沟”。

美因茨(;德语:[maɪ̯nt͡s](听))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德语:Rheinland-Pfalz)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美因茨位于莱茵河左岸,美因河与莱茵河交汇处的对面。在这个汇合处的下游,莱茵河流向西北,左岸是美因茨,右岸是邻国黑森州的首府威斯巴登。

美因茨是一座拥有 218,578 人口(截至 2019 年)的独立城市,是法兰克福莱茵-美因都会区的一部分。美因茨由罗马人于公元前 1 世纪建立,是帝国最北边疆的军事要塞,日耳曼尼亚苏必利尔省首府。美因茨成为公元 8 世纪的重要城市,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美因茨选帝侯国的首都和德国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选帝侯的所在地。美因茨以活字印刷机的发明者约翰内斯·古腾堡 (Johannes Gutenberg) 的出生地而闻名,他在 1450 年代初期在该市制作了他的第一本书,包括《古腾堡圣经》。美因茨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 30 多次空袭摧毁了大部分历史建筑。

美因茨以交通枢纽、葡萄酒生产和许多重建的历史建筑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