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将军奥雷斯特斯迫使西罗马皇帝朱利叶斯·尼波斯逃离他的首都拉文纳。

奥雷斯特斯(Orestes)(卒于 476 年 8 月 28 日)是一位罗马将军和具有潘诺尼亚血统的政治家,在西罗马帝国晚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罗马帝国(拉丁语:Imperium Rōmānum [ɪmˈpɛri.ũː roːˈmaːnũː];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直译。Basileía tôn Rhōmaíōn)是后共和时期的古罗马。作为一个政体,它包括由皇帝统治的欧洲、北非和西亚地中海周围的大片领土。从凯撒奥古斯都作为第一位罗马皇帝即位到3世纪的军事无政府状态,它是一个以意大利为省会城市,以罗马市为唯一首都的君主国。后来,帝国由多个皇帝统治,他们共同控制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罗马一直是这两个地区的名义首都,直到公元 476 年,在奥多亚瑟(Odoacer)领导下的日耳曼野蛮人占领西部首都拉文纳(Ravenna)以及随后罗穆卢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的沉积之后,帝国徽章被送往君士坦丁堡。公元 380 年,基督教被采纳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罗马帝国沦陷于日耳曼国王手中,这通常标志着古典古代的终结和中世纪的开始。由于这些事件,随着东罗马帝国逐渐希腊化,历史学家将留在东部省份的中世纪罗马帝国区分为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的前身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世纪取代了罗马的君主制)在一系列内战和政治冲突中变得严重不稳定。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尤利乌斯·凯撒被任命为永久独裁者,然后于公元前 44 年被暗杀。内战和禁令仍在继续,最终在公元前 31 年的亚克兴战役中,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战胜了马克·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次年,屋大维征服了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结束了始于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希腊化时期。屋大维的权力随后变得无懈可击,在公元前 27 年,罗马元老院正式授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奥古斯都的新头衔,有效地使他成为第一位罗马皇帝。广阔的罗马领土被组织在元老院和帝国省份中,但意大利除外,意大利继续充当大都市。

罗马帝国的头两个世纪见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和繁荣时期,被称为 Pax Romana(字面意思是“罗马和平”)。罗马在图拉真统治时期(公元 98-117 年)达到了其最大的领土扩张;康茂德统治时期(177-192)开始了一段越来越多的麻烦和衰落时期。在 3 世纪,帝国经历了一场威胁其生存的危机,因为高卢帝国和帕尔米林帝国脱离了罗马国家,一系列短命的皇帝,通常来自军团,领导了帝国。它在奥勒良 (r. 270–275) 下重新统一。为了稳定它,戴克里先于 286 年在希腊东部和拉丁西部建立了两个不同的帝国法院;公元 4 世纪,根据 313 年米兰敕令,基督徒登上权力宝座。不久之后,日耳曼人和阿提拉匈奴人大举入侵的大迁徙时期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随着拉文纳被日耳曼赫鲁利亚人攻陷,以及奥多亚塞在公元 476 年罗穆卢斯·奥古斯都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终于崩溃了。东罗马皇帝芝诺在公元 480 年正式废除了它。另一方面,东罗马帝国又幸存了一个千年,直到 1453 年君士坦丁堡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统治下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由于罗马帝国幅员辽阔,经久不衰,罗马的制度和文化对其管辖地区乃至更远地区的语言、宗教、艺术、建筑、文学、哲学、法律和政府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罗马人的拉丁语演变成中世纪和现代世界的罗曼语,而中世纪的希腊语则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语言。帝国对基督教的接受导致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形成。罗马和希腊艺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的建筑传统是罗马式、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基础,也对伊斯兰建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中世纪欧洲对希腊和罗马科学技术(也构成伊斯兰科学的基础)的重新发现导致了科学复兴和科学革命。罗马法的语料库在当今世界的许多法律体系中都有其后裔,例如法国的拿破仑法典,而罗马的共和制度则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影响了中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以及早期的美国和其他现代民主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