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支突袭英格兰的主要丹麦军队在泰滕霍尔战役中被麦西亚和威塞克斯的联军击败,由爱德华国王和麦西亚之王埃塞尔雷德率领。

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910 年 8 月 5 日在泰腾霍尔附近发生了泰腾霍尔战役(有时称为韦德内斯菲尔德或韦德内斯菲尔德战役)。麦西亚和威塞克斯的联军在麦西亚遇到了一支诺森布里亚维京人军队。

英格兰王国(拉丁语:Regnum Anglorum,“英国王国”)是大不列颠岛上的一个主权国家,从 927 年 7 月 12 日开始,它从各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中出现,直到 1707 年 5 月 1 日统一与苏格兰组成大不列颠王国。英格兰王国是中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927 年 7 月 12 日,不同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由埃塞尔斯坦(927–939 年在位)联合组成英格兰王国。 1016 年,该王国成为北海克努特大帝国的一部分,这是英格兰、丹麦和挪威之间的个人联盟。 1066 年诺曼征服英格兰导致英国首都和主要皇家住所从温彻斯特的盎格鲁-撒克逊一号转移到威斯敏斯特,伦敦金融城迅速确立了自己作为英格兰最大和主要商业中心的地位。英格兰王国从 1066 年的诺曼征服传统上区分以连续统治王朝命名的时期:诺曼 1066-1154、金雀花 1154-1485、都铎王朝 1485-1603 和斯图亚特 1603-1707(被 1649-1660 年的空位中断)。

从王朝上看,1066 年之后的所有英国君主最终都声称是诺曼人的后裔。金雀花王朝的区别只是传统的,从亨利二世(1154-1189 年在位)开始,因为从那时起,安茹国王变得“更加英国化”;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都是金雀花学派的分支,都铎王朝声称通过约翰博福特从爱德华三世继承下来,而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斯六世和一世声称通过玛格丽特都铎继承亨利七世。

在征服英格兰之后,诺曼人逐渐寻求将他们的征服范围扩大到不列颠群岛的其余部分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土地,特别是在现代法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演变成一种长期的扩张主义政策,其间断性地推行,连续不断的、现在被称为“英国”王朝的侵略水平不断提高。从 12 世纪开始,诺曼人开始严重入侵爱尔兰。爱德华一世在 1284 年完成了对威尔士的征服,使威尔士处于英国王室的控制之下,尽管爱德华完全征服爱尔兰的尝试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功,而他征服苏格兰的最初成功却因英国在他的儿子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三世(1327-1377 年在位)将英格兰王国转变为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强国之一;他的统治还见证了立法和政府的重大发展——尤其是英国议会的演变。从 1340 年代起,英格兰国王也声称拥有法国的王冠,但在百年战争之后,英国人失去了除加来以外的所有土地。随后在 1455 年爆发的玫瑰战争将确保英国人再也无法认真追求他们的法国主张。

在玫瑰战争的动荡之后,都铎王朝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统治,并再次将英国的君主权力扩展到英格兰以外,特别是在 1542 年实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公国的完全联合。都铎王朝还获得了英国的控制权爱尔兰,尽管几个世纪以来它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与英格兰联合统治。亨利八世通过破坏英国国教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共融引发了英国宗教改革,尽管在他年幼的儿子短暂统治之前,将英国教会确立为公认的新教的宗教改革的教义方面不会得到认真的追求爱德华六世。在亨利的大女儿玛丽一世同样短暂的统治下回归天主教后,玛丽的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年在位)根据伊丽莎白时代的宗教定居点重新建立了新教,同时确立了英格兰作为一个大国和通过在新大陆获得财产,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础。虽然亨利还在边界以北推行侵略性外交政策以试图征服苏格兰,但伊丽莎白采取了更为和解的立场,特别是考虑到苏格兰自己的宗教改革以及苏格兰君主最终将接替伊丽莎白等事态发展。

自 1603 年詹姆士六世和一世即位以来,斯图亚特王朝与苏格兰个人联合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王国陷入内战,最终于 1649 年处决查理一世。1660 年君主制回归,但内战开创了英国君主未经议会同意不得执政的先例。作为 1688 年光荣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概念在法律上得到确立。从那时起,英格兰王国及其继承国大不列颠王国和联合王国实际上已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07 年 5 月 1 日,根据 1707 年联合法案的条款,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立上述大不列颠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