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收复失地: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军队发起了对格拉纳达酋长国的阿尔赫西拉斯围攻,最终徒劳无功。

对阿尔赫西拉斯的围攻是在西班牙收复失地的漫长时期,基督教军队多次围攻这座城市中的第一次。由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也称为“el Sabio”)下令的围攻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发起的一场徒劳的军事行动,目的是从阿尔赫西拉斯清除贝尼梅林人。围攻阿尔赫西拉斯(当时被穆斯林称为 Al-Jazira Al-Khadra)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当时阿尔赫西拉斯是非洲增援部队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主要堡垒和登陆点。卡斯蒂利亚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停泊在直布罗陀湾以封锁这些增援部队,几天前被围困,看到这支舰队在阿尔赫西拉斯海战中被穆斯林海军上将阿布·优素福·雅库布歼灭。

Reconquista(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为“重新征服”)是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在 711 年倭马亚征服西班牙,基督教王国在整个西班牙扩张之间,西班牙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进行了大约 781 年的战争,以及 1492 年格拉纳达的纳斯里德王国灭亡。

收复失地运动的开始传统上以科瓦东加战役(718 或 722)为标志,这是自 711 年阿拉伯-柏柏尔联合部队发动军事入侵以来,基督教军队在西班牙的第一次已知胜利。佩拉吉乌斯领导的叛乱在西班牙北部山区击败了一支穆斯林军队,建立了独立的基督教王国阿斯图里亚斯。 10世纪末,倭马亚维齐尔阿曼佐尔发动了长达30年的军事行动,以征服北部的基督教王国。他的军队蹂躏了北方,甚至洗劫了伟大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当科尔多瓦政府在 11 世纪初解体时,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 taifas 的小继承国。北方王国利用这种情况深入安达卢斯。他们煽动内战,恐吓被削弱的塔法,并让他们为“保护”付出大量贡品(帕里亚斯)。

在 12 世纪穆斯林复兴之后,南部的摩尔人大据点在 13 世纪在 Navas de Tolosa(1212 年)——1236 年的科尔多瓦和 1248 年的塞维利亚——的决定性战役后落入基督教势力手中——只留下穆斯林的飞地格拉纳达作为南部的一个支流州。 1492年后,整个半岛被基督教统治者控制。征服之后是一系列法令(1499-1526),这些法令迫使西班牙的穆斯林皈依,后来在 1609 年菲利普三世国王的法令将他们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同样,在 1492 年 7 月 30 日,所有犹太社区——大约 200,000 人——被强行驱逐。

从 19 世纪开始,传统史学就使用 Reconquista 一词来表示早先被认为是对被征服领土的西哥特王国的恢复。收复失地的概念在 19 世纪下半叶在西班牙史学中得到巩固,与西班牙民族认同的发展有关,强调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