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向日本帝国宣战。

波兰第二共和国,当时正式称为波兰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欧和东欧的国家,存在于 1918 年至 1939 年之间。该国家于 1918 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 1939年第二共和国不复存在,当时波兰被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开始。

1938年,第二共和国是欧洲第六大国。根据 1921 年的人口普查,居民人数为 2720 万。到 1939 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一数字已增长到估计为 3510 万。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来自少数群体:13.9% 的鲁塞尼亚人; 10% 德系犹太人; 3.1% 白俄罗斯人; 2.3% 的德国人和 3.4% 的捷克人和立陶宛人。与此同时,大量波兰人居住在该国境外。

1922 年,经过几次区域冲突,国家边界最终确定,波兰的邻国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但泽自由市、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和苏联。它通过被称为波兰走廊的格丁尼亚市两侧的一小段海岸线进入波罗的海。 1939 年 3 月至 8 月期间,波兰还与当时的匈牙利喀尔巴阡省接壤。第二共和国的政治状况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邻国的冲突以及纳粹主义在德国出现的影响。

第二共和国经济保持适度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的文化中心——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维尔诺和利沃夫——成为欧洲主要城市以及国际知名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