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出部之战:马尔梅迪大屠杀:美国第 285 野战炮兵观察营战俘被武装党卫军 Kampfgruppe Joachim Peiper 射杀。

突出部之战,也称为阿登攻势,是二战期间德国在西线的一次重大进攻战役,于 1944 年 12 月 16 日至 1945 年 1 月 25 日进行。它是在比利时之间森林茂密的阿登地区发起的。和卢森堡的欧洲战争即将结束。进攻的目的是阻止盟军使用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并分裂盟军防线,使德国人能够包围并摧毁盟军的四支部队,并使盟军谈判达成有利于轴心国的和平条约。突出部之战仍然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因为它标志着轴心国在西线的最后一次重大进攻。在他们失败后,德国将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撤退。

1944 年 12 月 16 日上午,由于盟军的过度自信、对盟军进攻计划的全神贯注,以及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空中侦察能力差,德军在 1944 年 12 月 16 日上午实现了彻底的突然袭击。美国军队首当其冲受到袭击。德军攻击了盟军防线中防御薄弱的一段,利用了盟军优势空军停飞的阴云密布的天气条件。在进攻的北部肩部、埃尔森伯恩岭周围和南部的巴斯托涅周围,美国的猛烈抵抗阻止了德国进入他们赖以成功的西北和西部关键道路。应该沿着平行路线前进的装甲和步兵纵队发现自己在同一条路上。这种拥堵和有利于防御者的地形使德军的进攻落后于计划,并让盟军得以加强部署薄弱的部队。攻势到达的最西边是迪南东南部的 Foy-Nôtre-Dame 村,1944 年 12 月 24 日被美国第 2 装甲师拦截。从 12 月 24 日左右开始,天气条件的改善允许对德军和补给线进行空袭,从而封印了攻势的失败。 12 月 26 日,巴顿的美国第三军的先头部队从南部到达巴斯托涅,结束了围攻。尽管攻势在 12 月 27 日被有效打破,但当第 2 装甲师被困部队进行了两次突围尝试但仅部分成功时,战斗又持续了一个月,前线才有效地恢复到进攻前的位置。战败后,许多经验丰富的德军部队人手不足,装备不足,幸存者撤退到齐格弗里德防线。

德军最初的进攻涉及 410,000 人;超过 1,400 辆坦克、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 2600门火炮;和 1,000 多架战斗机,以及大量其他装甲战车 (AFV)。几周后,这些部队得到加强,使攻势的总兵力达到约 450,000 人,以及 1,500 辆坦克和突击炮。这些人中有 63,222 至 98,000 人遇难、失踪、受伤或被俘。这场战斗严重消耗了德国的装甲部队,在整个战争的剩余时间里,这些装甲部队基本上没有被替换。德国空军人员,以及后来的德国空军飞机(在交战的最后阶段)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美军最高兵力61万人中,伤亡8.9万人,其中阵亡约1.9万人。 “突围”是美国在二战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最血腥的单场战役,也是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第三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