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铅行动:以色列在加沙开展为期 3 周的行动。

加沙战争,也被称为“铸铅行动”(希伯来语:מִבְצָע עוֹפֶרֶת יְצוּקָה),在穆斯林世界也被称为加沙大屠杀(阿拉伯语:مجزرة غزة),被称为 al-Furqan 战役(معركة)哈马斯是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准军事团体与以色列国防军 (IDF) 之间为期三周的武装冲突,始于 2008 年 12 月 27 日,并于 2009 年 1 月 18 日以单方面停火告终。这场冲突导致 1,166 至 1,417 名巴勒斯坦人和 13 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 4 人死于友军火力)。以色列政府的既定目标是阻止巴勒斯坦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并阻止武器走私进入加沙地带。哈马斯表示,它于 2008 年 11 月重新开始发射火箭弹,是为了回应以色列突袭从加沙引出的一条隧道,并将其定性为违反停火协议。以色列表示,这次突袭是对他们认为将用于绑架守卫边境的以色列士兵的隧道的先发制人打击。在最初的空袭中,以色列军队袭击了警察局、军事目标,包括武器藏匿处和疑似火箭发射队,以及政治和行政机构,袭击了人口稠密的加沙、汗尤尼斯和拉法等城市。敌对行动爆发后,巴勒斯坦团体发射火箭弹以报复空中轰炸和袭击。国际社会认为,根据国际法,对平民和不区分平民和军事目标的民用建筑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是非法的。以色列的地面入侵于 1 月 3 日开始。 1 月 5 日,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在加沙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开展行动。在进攻的最后一周(从 1 月 12 日开始),以色列主要击中了它之前受损的目标,并袭击了巴勒斯坦火箭发射部队。哈马斯加强了对以色列南部大部分平民目标的火箭和迫击炮袭击,在冲突期间首次袭击了主要城市贝尔谢巴和阿什杜德。由于担心双方伤亡人数增加以及国际批评日益增多,以色列政界人士最终决定不深入加沙地带。冲突于 1 月 18 日结束,当时以色列国防军首次宣布单方面停火,随后哈马斯在 12 小时后宣布为期一周的停火。以色列国防军于 1 月 21 日完成撤离。根据 Shin Bet 的说法,冲突后,巴勒斯坦人的火箭袭击有所减少。 2009 年 9 月,由南非大法官理查德·戈德斯通率领的联合国特别代表团发表了一份报告,指控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和以色列国防军犯有战争罪和可能的危害人类罪,并建议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2010 年 1 月,以色列政府发布了一份回应,批评戈德斯通报告并质疑其调查结果。 2011 年,戈德斯通写道,他不再相信以色列故意针对加沙的平民。该报告的其他作者 Hina Jilani、Christine Chinkin 和 Desmond Travers 拒绝了 Goldstone 的重新评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命令以色列对损坏进行各种修复。 2012 年 9 月 21 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得出结论,在袭击中被毁的平民住宅中有 75% 没有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