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种族罪公约》获得通过。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CPPCG)或《灭绝种族罪公约》是一项国际条约,将种族灭绝定为刑事犯罪,并要求缔约国强制执行其禁令。这是第一个将种族灭绝定为犯罪的法律文书,也是联合国大会于 1948 年 12 月 9 日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届会议期间一致通过的第一个人权条约。该公约于 1951 年 1 月 12 日生效,截至 2021 年有 152 个缔约国。

《灭绝种族罪公约》的构思主要是为了应对二战,二战中的大屠杀等暴行缺乏充分的描述或法律定义。波兰犹太律师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于 1944 年创造了种族灭绝一词来描述纳粹在被占领欧洲的政策,而亚美尼亚种族灭绝运动则要求将其视为国际法下的罪行。 1946 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承认种族灭绝是一种国际罪行,并呼吁制定一项具有约束力的条约,以防止和惩罚这种罪行。随后联合国成员国之间的讨论和谈判产生了CPPCG。

该公约将种族灭绝定义为“基于国籍、族裔、种族或宗教而完全或部分摧毁一个群体的蓄意努力”。它承认若干行为构成种族灭绝,例如实施节育和强行转移儿童,并进一步将共谋、未遂或煽动其犯罪行为定为刑事犯罪”。会员国被禁止从事种族灭绝,并有义务执行这一禁令。所有肇事者都将受到审判,无论他们是个人、公职人员还是拥有主权豁免权的政治领导人。

CPCCG 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都对法律产生了影响。其对种族灭绝的定义已被国际和混合法庭(如国际刑事法院)采纳,并被纳入多个国家的国内法。它的规定被广泛认为反映了习惯法,因此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无论它们是否是缔约方。国际法院(ICJ)同样裁定,公约所依据的原则是反对种族灭绝的强制性规范,任何政府都不能减损。 《灭绝种族罪公约》授权国际法院对争端进行强制管辖,从而引发国际诉讼,例如罗兴亚种族灭绝案和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