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阿尼纳在巴尔干战争后并入希腊。

巴尔干战争是指1912年和1913年在巴尔干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两次冲突。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希腊、塞尔维亚、黑山和保加利亚四个巴尔干国家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并击败了它,在此过程中,奥斯曼帝国将其欧洲省份剥离,只留下东色雷斯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与第一次战争的所有四个原始战斗人员作战。它还面临来自北方的罗马尼亚的攻击。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其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尽管没有作为战斗人员参与,但随着扩大了的塞尔维亚推动南斯拉夫民族的联盟,奥匈帝国变得相对较弱。这场战争为 1914 年的巴尔干危机奠定了基础,因此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到 20 世纪初,保加利亚、希腊、黑山和塞尔维亚从奥斯曼帝国独立他们的种族人口仍然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1912年,这些国家成立了巴尔干同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于 1912 年 10 月 8 日开始,当时联盟成员国进攻奥斯曼帝国,并在 8 个月后于 1913 年 5 月 30 日签署了伦敦条约而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于 1913 年 6 月 16 日开始,当时保加利亚对失去马其顿不满,攻击其前巴尔干联盟盟友。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的联合部队以其优越的人数击退了保加利亚的进攻,并通过从西部和南部入侵保加利亚来反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没有参与冲突,拥有完整的军队可以打击并从北部入侵保加利亚,这违反了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奥斯曼帝国还袭击了保加利亚,并在色雷斯进军,收复了阿德里安堡。在由此产生的布加勒斯特条约中,保加利亚设法收复了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领土。然而,它被迫将多布鲁哈省的前奥斯曼帝国南部割让给罗马尼亚。巴尔干战争的特点是种族清洗,各方应对针对平民的严重暴行负责,并助长了后来的暴行,包括 1990 年代南斯拉夫战争期间的战争罪行.

约阿尼纳(希腊语:Ιωάννινα Ioánnina [i.oˈa.ni.na] (listen)),在希腊境内通常被称为扬内纳(Γιάννενα Yánnena [ˈʝa.ne.na]),是约阿尼纳地区单位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伊庇鲁斯,希腊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区。根据 2011 年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 65,574 人,而该市有 112,486 名居民。它位于海拔约 500 米(1,640 英尺)的地方,位于帕姆沃蒂斯湖 (Παμβώτις) 的西岸。约阿尼纳位于雅典西北 410 公里(255 英里),塞萨洛尼基西南 260 公里(162 英里),爱奥尼亚海伊古迈尼察港以东 80 公里(50 英里)。

这座城市的基础传统上归因于公元 6 世纪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但现代考古研究发现了希腊化定居点的证据。约阿尼纳在拜占庭晚期(13-15 世纪)蓬勃发展。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它成为伊庇鲁斯暴君的一部分,许多富有的拜占庭家庭在君士坦丁堡被洗劫后逃到了那里,尽管政治动荡,这座城市仍经历着巨大的繁荣和相当大的自治。约阿尼纳于 1430 年向奥斯曼人投降,直到 1868 年它一直是亚尼纳帕沙利克的行政中心。在 18 至 19 世纪期间,这座城市是现代希腊启蒙运动的主要中心。约阿尼纳于 1913 年在巴尔干战争后被割让给希腊。

这座城市还拥有各种绿地和公园,包括 Molos(湖滨)、Litharitsia 公园、Pirsinella 公园(Giannotiko Saloni)、郊区森林。有两家医院,约阿尼纳综合医院“G. Hatzikosta”和约阿尼纳大学医院。它也是约阿尼纳大学的所在地。这座城市的标志包括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的肖像,其顶部是对附近多多纳古剧院的风格化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