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巡洋舰休斯顿号在巽他海峡海战中沉没,有 693 名船员遇难,而 HMAS 珀斯号则失去了 375 人。

巽他海峡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的海战。 1942 年 2 月 1 日晚上,澳大利亚轻型巡洋舰 HMAS 珀斯和美国重型巡洋舰休斯顿号面对日本帝国海军(IJN)的一支主要特遣部队。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两艘盟军舰艇均被击沉。五艘日本船只被击沉,其中三艘被友军炮火击沉。

休斯顿号 (CL/CA-30),是美国海军的北安普顿级巡洋舰。她是第二艘以“休斯顿”命名的海军舰艇。

她于 1929 年 9 月 7 日由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和干船坞公司下水,由伊丽莎白霍尔科姆(当时的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长奥斯卡霍尔科姆的女儿)赞助,并于 1930 年 6 月 17 日委托杰西船长盖伊主教指挥。由于装甲薄,这艘船最初被归类为轻型巡洋舰(船体编号 CL-30)。休斯顿于 1931 年 7 月 1 日被重新指定为重型巡洋舰 (CA-30),因为 1930 年《伦敦海军条约》的条款将配备 8 英寸(20.3 厘米)主炮的舰艇视为重型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