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冯·诺依曼,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生于 1903 年)

约翰·冯·诺伊曼(;匈牙利语:Neumann János Lajos,发音为 [ˈnɒjmɒn ˈjaːnoʃ ˈlɒjoʃ];1903 年 12 月 28 日 - 1957 年 2 月 8 日)是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冯·诺依曼被认为可能是他那个时代对该学科研究最广泛的数学家,据说他是“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同样精通的伟大数学家的最后代表”。他整合了纯科学和应用科学。

冯诺依曼对许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数学(数学基础、泛函分析、遍历理论、群论、表示论、算子代数、几何、拓扑和数值分析)、物理学(量子力学、流体动力学和量子统计)力学)、经济学(博弈论)、计算(冯诺依曼架构、线性规划、自我复制机器、随机计算)和统计学。他是在泛函分析发展中将算子理论应用于量子力学的先驱,也是博弈论和元胞自动机、通用构造函数和数字计算机概念发展的关键人物。

冯·诺依曼一生发表了 150 多篇论文:大约 60 篇是纯数学,60 篇是应用数学,20 篇是物理学,其余的都是特殊数学科目或非数学科目。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在医院期间写的未完成的手稿,后来以书的形式出版,名为《计算机与大脑》。

他对自我复制结构的分析先于 DNA 结构的发现。在他提交给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关于他的生平事实的候选清单中,他写道:“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工作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它于 1926 年在哥廷根发展,随后于 1927 年在柏林发展—— 1929 年。此外,我在各种形式的算子理论方面的工作,柏林 1930 年和普林斯顿大学 1935-1939 年;关于遍历定理,普林斯顿大学,1931-1932 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冯·诺依曼与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一起参与了曼哈顿计划, 数学家 Stanislaw Ulam 等人,解决了核物理中涉及热核反应和氢弹的关键步骤。他开发了用于内爆型核武器的爆炸透镜背后的数学模型,并创造了“千吨”(TNT)一词作为产生的爆炸力的量度。战后,他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任职,为美国空军、陆军弹道研究实验室、武装部队特种武器项目、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机构提供咨询。作为一名匈牙利移民,他担心苏联会获得核优势,因此设计并推动了相互保证毁灭的政策,以限制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