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他八岁的儿子霍诺留斯为共同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希腊语:Theodsios;347 年 1 月 11 日至 395 年 1 月 17 日),也称为狄奥多西大帝,从 379 年到 395 年是罗马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他成功地与哥特人进行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以及两次内战,并有助于将尼西亚的信条确立为基督教的教义。狄奥多西是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之后罗马帝国的政府被永久分裂为两个独立的法院(一个西方,另一个东方)。

狄奥多西出生于西班牙,是一位高级将领的儿子,在他的指导下,他从罗马军队中晋升。狄奥多西于 374 年在默西亚担任独立指挥部,在那里他在对抗入侵的萨尔马提亚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不久后,他被迫退休,父亲在不明情况下被处决。狄奥多西在皇帝格拉蒂安的宫廷中经历了一系列阴谋和处决后,很快重新获得了他的位置。 379 年,东罗马皇帝瓦伦斯在与哥特人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丧生后,格拉蒂安任命狄奥多西为继任者,下令负责当前的军事紧急情况。新皇帝的资源和军队的枯竭,不足以将侵略者赶出去; 382年,哥特人被允许在多瑙河以南定居,成为帝国的自治盟友。 386 年,狄奥多西与萨珊帝国签署了一项条约,瓜分了长期存在争议的亚美尼亚王国,并确保了两国之间的持久和平。狄奥多西是基督教同体论的坚定拥护者,也是阿里乌主义的反对者。他于 381 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集主教会议,确认前者为正统,后者为异端。尽管狄奥多西很少干预传统异教邪教的运作并任命非基督徒担任高级职务,但他未能阻止或惩罚基督教狂热者对几个古典古代希腊神庙的破坏,例如亚历山大的塞拉佩姆。在他早期的统治期间,狄奥多西统治着东部省份,而西部则由皇帝格拉提安和瓦伦提尼安二世监督,他娶了他的妹妹。狄奥多西发起了几项措施来改善他的首都和主要住所君士坦丁堡,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扩建了金牛座论坛,该广场成为古代已知的最大的公共广场。在格拉蒂安和瓦伦提尼安都被杀后,狄奥多西在 388 年和 394 年两次向西进军,以击败两个冒充者马格努斯·马克西姆斯和尤金尼乌斯,后者站起来接替他们。狄奥多西在 394 年 9 月的最后胜利使他成为帝国的主人;几个月后他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帝国东半部的阿卡迪乌斯和西半部的霍诺留斯。

据说狄奥多西是一位勤奋的行政人员,他的习惯很朴素,仁慈而虔诚的基督徒。在他死后的几个世纪里,狄奥多西被认为是基督教正统的拥护者,他果断地消灭了异教。现代学者倾向于将此视为基督教作家对历史的解释,而不是对实际历史的准确再现。他因主持古典艺术的复兴而备受赞誉,一些历史学家称之为“狄奥多西复兴”。尽管他对哥特人的安抚在他的一生中为帝国确保了和平,但他们作为罗马边界内的自治实体的地位给后来的皇帝带来了问题。狄奥多西也因以两次内战为代价捍卫自己的王朝利益而受到批评。他的两个儿子被证明是软弱无能的统治者,他们主持了一段外国入侵和宫廷阴谋,严重削弱了帝国。狄奥多西的后裔统治了罗马世界接下来的 6 年,东西分裂一直持续到 5 世纪末西方帝国灭亡。

罗马皇帝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统治者(从公元前 27 年授予屋大维的奥古斯都头衔开始)。皇帝在历史上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头衔。通常,当一个特定的罗马人在英语中被描述为“皇帝”时,它反映了他获得的头衔 augustus(以及后来的 basileus)。另一个经常使用的头衔是凯撒,用于继承人,以及元首,最初是军事尊称。早期的皇帝也使用了princeps civitatis(“第一公民”)的头衔。皇帝经常积累共和党头衔,特别是元老、执政官和最高教皇。

皇帝统治的合法性取决于他对军队的控制和元老院的承认;皇帝通常由他的军队宣布,或由元老院授予皇帝头衔,或两者兼而有之。第一任皇帝独自统治;后来的皇帝有时会与共同皇帝一起统治,并在他们之间划分帝国的管理权。

罗马人认为皇帝的职位不同于国王的职位。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坚决拒绝承认为君主。在罗马皇帝的前三百年里,从奥古斯都到戴克里先,人们一直努力将皇帝描绘成共和国的领袖,担心与共和国之前的罗马国王有任何联系。

从戴克里先的四权改革也将帝位划分为一西一帝,直至帝国末期,帝王以公开的君主制统治,并没有保留共和的名义原则,而是形成鲜明对比。与“王”相持:虽然皇位继承一般是世袭的,但只有在军队和官僚机构都可以接受的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才世袭,所以没有采用自动继承的原则。共和体制框架的要素(元老院、执政官和治安官)即使在西方帝国终结之后也得以保留。

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见证了公元 330 年,Caput Mundi 从罗马迁至君士坦丁堡,即原名拜占庭。在日耳曼野蛮部落多次入侵帝国领土后,西罗马帝国于 5 世纪后期崩溃。罗穆卢斯·奥古斯都经常被认为是西方的最后一位皇帝,直到他在 476 年被迫退位,尽管朱利叶斯·尼波斯在 480 年去世之前一直保持着被东方帝国承认的头衔。尼波斯死后,东方皇帝芝诺废除了职位的划分,并宣布自己为重新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唯一皇帝。随后从君士坦丁堡统治的东方皇帝继续称自己为“罗马人的皇帝”(后来在希腊语中为 βασιλεύς Ῥωμαίων),但在现代学术中经常被称为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 XI Palaiologos 是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位罗马皇帝,于 1453 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奥斯曼帝国期间去世。

从 629 年起,从赫拉克略开始的“拜占庭”皇帝采用了 basileus (βασιλεύς) 的君主头衔,这成为专为罗马皇帝和萨珊帝国统治者保留的头衔。其他统治者当时被称为 rēgas。除了他们的教皇职位,一些皇帝在死后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随着基督教最终的霸权,皇帝开始被视为上帝选择的统治者,以及地球上基督教会的特殊保护者和领袖,尽管实际上皇帝在教会事务上的权威受到挑战。

由于土耳其征服的文化破裂,大多数西方历史学家将君士坦丁十一世视为罗马皇帝头衔的最后一个有意义的宣称者。从 1453 年起,奥斯曼苏丹使用的头衔之一是“罗马的凯撒”(土耳其语:Kayser-i Rum),这是他们头衔的一部分,直到 1922 年奥斯曼帝国结束。帝国中存在着一群声称拥有主权的罗马皇帝直到 1461 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但自 1282 年以来他们一直使用修改后的标题。

君士坦丁堡的东方皇帝在他们统治的东方以及西方的罗马教皇和日耳曼王国都被承认和接受为罗马皇帝,直到君士坦丁六世和雅典的艾琳于 797 年登基为皇后。对于一个以自己的权利统治罗马帝国并与东方神职人员发生争执的女性,教皇将在西欧创造一个相互竞争的罗马皇帝血统,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两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统治着神圣罗马帝国800 年和 1806 年。这些皇帝从未被君士坦丁堡的宫廷承认为罗马皇帝,他们的加冕导致了中世纪的两位皇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