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白兰度,美国演员和导演(生于 1924 年)

小马龙白兰度(1924 年 4 月 3 日 - 2004 年 7 月 1 日)是美国演员。他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演员之一,在他长达 6 年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无数荣誉,其中包括两项奥斯卡金像奖、两项金球奖和三项英国电影学院奖。白兰度也是许多原因的活动家,特别是民权运动和各种美洲原住民运动。在 1940 年代跟随 Stella Adler 学习后,他被认为是最早将源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系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系统和方法表演引入主流观众的演员之一。

他最初获得了赞誉,并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因为他在 1951 年根据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改编的电影中重新扮演了斯坦利·科瓦尔斯基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他成功起源于百老汇的。他因在《海滨》中扮演特里·马洛伊(Terry Malloy)而获得了进一步的赞誉,并获得了首届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白兰度因在 Viva Zapata 中饰演 Emiliano Zapata 而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1952); 1953 年约瑟夫·曼凯维奇 (Joseph L. Mankiewicz) 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朱利叶斯·凯撒 (Julius Caesar) 的电影中的马克·安东尼; Sayonara (1957) 中的空军少校 Lloyd Gruver,改编自 James A. Michener 1954 年的小说。

1960 年代,白兰度的事业经历了商业和批判性的低迷。他执导并主演了备受追捧的西部片《独眼杰克》,这是一部批判性和商业性的失败,之后他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票房失败,从《赏金叛变》(1962 年)开始。在经历了十年的失败后,他同意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1972)中扮演维托·柯里昂(Vito Corleone)进行试镜。他得到了这个角色,随后在表演评论家认为他最伟大的表演中获得了他的第二个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由于好莱坞涉嫌虐待和误传美国原住民,他拒绝了奥斯卡奖。 《教父》是有史以来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除了他在《巴黎的最后探戈》(1972 年)中获得奥斯卡提名的表演外,白兰度重新确立了自己在顶级票房明星的行列。

在 1970 年代初中断后,白兰度通常满足于成为配角中的高薪角色演员,例如超人 (1978) 中的乔尔·埃尔 (Jor-El)、现代启示录 (1979) 中的库尔茨上校和方程式中的亚当·施泰菲尔 (Adam Steiffel) (1980 年),在电影休息九年之前。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白兰度在超人 13 天的工作中获得了创纪录的 370 万美元(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 1600 万美元)和毛利润的 11.75%。

白兰度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 1950 年或之前首次亮相银幕的男性电影明星中的第四大电影明星。他是 1999 年《时代》杂志评选的 100 位最重要人物中仅有的六位演员之一世纪的。在这份名单中,《时代》杂志还指定白兰度为“世纪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