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生于 598 年)

唐太宗(598 年 1 月 28 日至 649 年 7 月 10 日),原名秦王,人名李世民,是中国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为 626 年至 649 年。他传统上被视为共同创始人617 年,他鼓励父亲李渊在晋阳反叛隋朝。太宗随后在击败几个王朝最危险的对手和巩固其对中国的统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太宗被认为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统治成为了衡量所有未来皇帝的典范。他的时代“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视为未来太子的必读材料。太宗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他要求他的官员忠于政策而不是人民,以消除腐败。贞观时代,唐代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非常繁荣。在他死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享受着帝国对中国地区的巩固保护所带来的繁荣与和平。在领土范围上,它涵盖了汉朝以前拥有的大部分领土以及现代朝鲜、越南、新疆和中亚地区的部分地区。这个巩固和征服的时代为玄宗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公元630年,太宗派大将李靖攻打东突厥,打败并俘虏了他们的嘉里汗阿斯那多比,摧毁了他们的势力。这使唐成为东亚和中亚的主导力量,太宗随后取名为腾格里可汗(中文:天可汗;拼音:Tiān Kěhán;韦德-吉尔斯:T'ien K'ehan,“腾格里汗”或神一样的皇帝)。他还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塔里木盆地绿洲国家及其主要盟友西突厥军队的战役。在他的统治期间,唐军于640年吞并了喀喇昆仑,644年吞并了喀喇沙尔,648年吞并了龟兹。最终,在657年苏定芳击败可汗阿什纳赫鲁之后,唐军击败并吞并了西戈突克汗国。

与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贵族不同,太宗皇帝是一位坦率的理性主义者和逻辑和科学理性的学者,公开蔑视迷信和天象的主张。他还修改了重要的仪式以减轻农业劳动的负担。中国近代史学家伯阳认为,太宗的伟大是通过忍受别人难以接受的批评,同时努力不滥用他的绝对权力(以隋炀帝为例),以及通过他的雇佣方玄龄、杜汝辉、魏征等能干的宰相。太宗的妃子长孙皇后也是个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