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贝特,德裔美国物理学家和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 年逝世)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德语发音:[ˈhans ˈbeːtə](听);1906 年 7 月 2 日 - 2005 年 3 月 6 日)是一位德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对天体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和固态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因在恒星核合成理论方面的工作而获得 196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贝特都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二战期间,他是开发第一颗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秘密实验室的理论部门负责人。在那里,他在计算武器的临界质量和发展用于三位一体试验和 1945 年 8 月在长崎投下的“胖子”武器的内爆方法背后的理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战后,贝特也在氢弹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他最初加入该项目是希望证明它无法制造。贝特后来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一起反对核试验和核军备竞赛。他帮助说服肯尼迪和尼克松政府分别签署了 1963 年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 1972 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SALT I)。

他的科学研究从未停止过,他在九十多岁时发表论文,这使他成为为数不多的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每十年至少发表一篇该领域主要论文的科学家之一,贝特的职业生涯跨越了近 70 年。 Freeman Dyson,曾经是他的博士生,称他为“20 世纪的至高无上的问题解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