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弗雷德里克一世巴巴罗萨在率领军队前往耶路撒冷时淹死在萨利夫河中。

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1122 年 12 月至 1190 年 6 月 10 日),也被称为弗雷德里克一世(德语:​​Friedrich I,意大利语:Federico I),从 1155 年开始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到 35 年后去世。 He was elected King of Germany at Frankfurt on 4 March 1152 and crowned in Aachen on 9 March 1152. He was crowned King of Italy on 24 April 1155 in Pavia and emperor by Pope Adrian IV on 18 June 1155 in Rome.两年后,骶骨(“神圣”)一词首次出现在与他的帝国有关的文件中。他后来于 1178 年 6 月 30 日在阿尔勒正式加冕为勃艮第国王。他试图统治的意大利北部城市将他命名为巴巴罗萨:巴巴罗萨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红胡子”;在德语中,他被称为Kaiser Rotbart,在英语中意为“红胡子皇帝”。意大利昵称的流行,甚至在后来的德国使用中,都反映了意大利运动对他职业生涯的中心地位。

在他的帝国选举之前,弗雷德里克继承了施瓦本公爵(11471152,作为弗雷德里克三世)。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公爵弗雷德里克二世和来自竞争对手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九世的女儿朱迪丝的儿子。因此,弗雷德里克是德国两个主要家族的后裔,这使他成为帝国选帝侯可以接受的选择。

历史学家认为他是神圣罗马帝国最伟大的中世纪皇帝之一。他结合了使他在同时代人看来几乎超人的品质:他的长寿、他的野心、他非凡的组织能力、他的战场敏锐度和他的政治洞察力。他对中欧社会和文化的贡献包括重建《民事法典》或罗马法制,这抵消了自授职权争议结束以来主导德国各州的教皇权力。

由于他的声望和恶名,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他被许多运动和政权用作政治象征:复兴运动、德国的威廉政府(尤其是在威廉一世皇帝统治下)和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导致在金色和黑暗的传说中。现代研究人员在探索弗雷德里克的遗产的同时,试图揭开传说并重建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些努力导致了对皇帝作为一个人以及与他相关的社会发展的新视角。

腓特烈于 1190 年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在小亚细亚去世。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是西方基督教的三位欧洲君主(法国的菲利普二世、英格兰的理查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在阿尤布德苏丹占领耶路撒冷后企图重新征服圣地1187 年的萨拉丁。因此,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也被称为国王十字军。它取得了部分成功,收复了重要城市阿克和雅法,扭转了萨拉丁的大部分征服,但未能收复耶路撒冷,即十字军东征的主要目标及其宗教焦点。

在 1147-1149 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曾吉德王朝控制了统一的叙利亚,并与埃及的法蒂玛统治者发生冲突。萨拉丁最终将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置于他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利用他们减少十字军国家并在 1187 年重新夺回耶路撒冷。在宗教狂热的推动下,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和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被称为“菲利普奥古斯都”)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冲突,领导了一场新的十字军东征。然而,亨利的去世(1189 年 7 月 6 日)意味着英国特遣队接受了他的继任者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的指挥。

年迈的德国皇帝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也响应了武装号召,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穿越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他在对抗鲁姆的塞尔柱苏丹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到达圣地之前,他于 1190 年 6 月 10 日淹死在河中。他的死在德国十字军中引起了巨大的悲痛,他的大部分部队都返回了家园。

在十字军将穆斯林赶出阿卡后,菲利普与腓特烈的继任者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一起离开了圣地。在十字军在圣地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后阿尔苏夫,黎凡特的大部分海岸线被归还给基督徒控制。 1192 年 9 月 2 日,理查和萨拉丁敲定了雅法条约,承认穆斯林控制耶路撒冷,但允许手无寸铁的基督徒朝圣者和商人参观这座城市。理查于 1192 年 10 月 9 日离开圣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成功使西方人在塞浦路斯和叙利亚海岸维持了相当大的国家。

重新占领耶路撒冷的失败激发了随后的 1202-1204 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但欧洲人只能在 1229 年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中重新夺回这座城市——而且只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