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签署,结束了德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

凡尔赛条约(法语:Traité de Versailles;德语:Versailler Vertrag,发音为 [vɛʁˈzaɪ̯ɐ fɛɐ̯ˈtʁaːk](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和平条约。它结束了德国与盟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它于 1919 年 6 月 28 日在凡尔赛宫签署,恰好是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五年后,这导致了战争。德国方面的其他同盟国签署了单独的条约。

尽管 1918 年 11 月 11 日的停战协议结束了实际战斗,但盟军在巴黎和会上进行了六个月的谈判才缔结了和平条约。该条约于 1919 年 10 月 21 日由国际联盟秘书处登记。

在条约的许多条款中,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条款之一是:“盟国和盟国政府确认并且德国接受德国及其盟国对造成盟国和盟国政府及其盟国政府及其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强加给他们的战争,国民遭受了苦难。”其他同盟国签署了包含类似条款的条约。

这篇文章,第 231 条,被称为战争罪行条款。该条约要求德国解除武装,做出充分的领土让步,并向某些已经形成协约国的国家支付赔偿金。 1921 年,这些赔偿的总成本估计为 1320 亿金马克(当时为 314 亿美元或 66 亿英镑,大致相当于 2022 年的 4420 亿美元或 2840 亿英镑)。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著名经济学家宣称该条约过于苛刻——“迦太基和平”——并表示赔偿过多且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著名的盟军人物,如法国元帅费迪南德福煦,批评该条约对德国过于宽大。这仍然是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持续争论的主题。

胜利者之间这些相互竞争、有时相互冲突的目标的结果是妥协,没有人满意。尤其是德国既没有被安抚,也没有被安抚,也没有被永久削弱。该条约产生的问题将导致洛迦诺条约,改善德国与其他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谈判赔偿制度,导致道斯计划、杨计划和无限期推迟赔偿在 1932 年的洛桑会议上。该条约有时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尽管它的实际影响并不像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但它的条款在德国引起了极大的不满,从而推动了纳粹党的崛起。

虽然它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会议”,但实际上只有条约的实际签署发生在历史悠久的宫殿。大部分谈判都在巴黎举行,“四大”会议一般在法国外交部奥赛码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