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 7 公里(4.3 英里)高的火山灰柱。

Mount Pinatubo (Sambal: Bakil nin Pinatobo; Kapampangan: Bunduk/Bulkan ning Pinatubu, Bunduk ning Apu Malyari; Pangasinan: Palandey/Bulkan na Pinatubu; Ilocano: Bantay Pinatubo; 他加禄语: Bundok/Bulkang Pinatubo IPA: [pinɐtubɔ])三描礼士山脉中的成层火山,位于菲律宾三描礼士省、打拉克省和邦板牙省的三点边界,均位于吕宋岛北部吕宋岛中部。在 1991 年初喷发前的火山活动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喷发历史。皮纳图博被严重侵蚀并被茂密的森林所掩盖,而茂密的森林支撑着数千土著 Aetas 人口。

皮纳图博因 1991 年 6 月 15 日的 VEI-6 喷发而臭名昭著,这是继 1912 年阿拉斯加诺瓦拉普塔喷发之后 20 世纪第二大陆地喷发。

使火山爆发复杂化的是台风云亚的到来,给火山周围的城镇带来了致命的火山灰和雨水混合物。高潮爆发开始时的预测导致数万人从周边地区撤离,挽救了许多生命。周边地区受到火山碎屑潮、火山碎屑坠落的严重破坏,随后又受到雨水重新流动早期火山沉积物引起的洪水泥流的严重破坏。这对基础设施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并在喷发后多年改变了河流系统。从 1992 年到 1993 年,火山口内部的小圆顶喷发持续进行。

1991 年火山爆发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感受到。它喷出大约 100 亿吨(1.1×1010 短吨)或 10 平方公里(2.4 立方英里)的岩浆和 2000 万吨(2200 万短吨)的 SO2,将大量矿物质和有毒金属带入地表环境。自 1883 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以来,它向平流层喷射的颗粒物比任何一次喷发都要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气溶胶形成了全球硫酸雾层。在 1991 年至 1993 年期间,全球气温下降了约 0.5°C(0.9°F),臭氧消耗暂时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