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杰布拉迪的乔治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

波希米亚王国(捷克语:esk krlovstv;德语:Knigreich Bhmen;拉丁语:Regnum Bohemiae),有时在英国文学中被称为捷克王国,是中欧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君主制,现代捷克共和国的前身.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帝国国家,波西米亚国王是帝国的选帝侯。波希米亚国王除了波希米亚地区本身之外,还统治着属于波希米亚王室的其他土地,包括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卢萨蒂亚以及萨克森、勃兰登堡和巴伐利亚的部分地区。

该王国于 12 世纪由佩米斯利德王朝从波希米亚公国建立,后来由卢森堡王朝、雅盖隆王朝以及从 1526 年起由哈布斯堡王朝及其继任者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统治。许多波希米亚国王也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首都布拉格是 14 世纪末期和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的帝国所在地。

1806 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该领土成为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随后从 1867 年起成为奥匈帝国。波希米亚保留其名称和正式地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波西米亚王国,直到 1918 年,被称为奥匈帝国内的皇冠土地,其首都布拉格是帝国的主要城市之一。捷克语(直到 19 世纪在英语中被称为波希米亚语)是议会和贵族的主要语言,直到 1627 年(在波希米亚起义被镇压之后)。德语随后正式与捷克语平等,并最终成为议会的语言,直到 19 世纪的捷克民族复兴。在 13 世纪德国人移民并居住在该国的某些地区之后,德语也被广泛用作许多城镇的行政语言。皇室根据统治者和时期使用捷克语、拉丁语和德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战败后,王国和帝国都解体了。波希米亚成为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核心部分。

Kunštát and Poděbrady 的乔治(1420 年 4 月 23 日 - 1471 年 3 月 22 日),也称为 Poděbrad 或 Podiebrad(捷克语:Jiří z Poděbrad;德语:Georg von Podiebrad),是波希米亚的第十六任国王,于 1458-1471 年在位。然而,他是胡斯派的领袖,对天主教信仰温和而宽容。他的统治以在宗教分裂的波希米亚王冠中维护胡斯派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和平与宽容为标志——因此他的当代绰号是:“两国人民之王”和“和平之友”。

19世纪,在所谓的捷克民族复兴时期,他开始被称赞为(甚至有些理想化)捷克最后一位国家君主(就民族意识而言)、伟大的外交家和勇敢的反抗统治的战士的天主教会。在现代,人们记住他主要是因为他的想法和尝试建立共同的欧洲基督教机构,这现在被视为欧洲统一的第一个历史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