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迪南德福煦,法国陆军元帅(生于 1851 年)

费迪南德·福煦(FOSH,法语:[fɛʁdinɑ̃ fɔʃ];1851 年 10 月 2 日 - 1929 年 3 月 20 日)是一位法国将军和军事理论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盟军最高指挥官。在 1914 年至 1916 年的第一次马恩、法兰德斯和阿图瓦战役中,福煦是一位咄咄逼人、甚至鲁莽的指挥官,他在 1918 年 3 月下旬成为盟军总司令,以应对德军春季的全面攻势,将盟军击退使用战壕无法容纳的新鲜士兵和新战术。他成功地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努力协调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巧妙地处理了他的战略储备。他制止了德军的攻势,发动了制胜的反击。 1918 年 11 月,福煦元帅接受德国停止敌对行动,并出席了 1918 年 11 月 11 日的停战协定。

1914 年 8 月战争爆发时,福煦的第 XX 军参与了对德国的短暂入侵,然后在面对德军的反击后撤退,并成功阻止了德军在南希附近的进攻。受命向西保卫巴黎,福煦的威望因马恩河战役的胜利而飙升,他在指挥法国第九军时被广泛认为是主要主角。然后他再次被提升为北方地区的助理总司令,这个角色演变为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在这个角色中他需要与伊普尔和索姆河的英国军队合作。 1916 年底,部分由于后一次进攻的结果令人失望,部分由于战时的政治竞争,福煦被转移到意大利。福煦于 1918 年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并于 1918 年被任命为总司令,并于 1918 年 3 月 26 日被任命为“盟军总司令”。他在阻止德军重新进攻巴黎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后,他被提升为法国元帅。阿丁顿说,“在很大程度上,盟军在 1918 年赢得西欧陆战的​​最终战略是福煦一个人的。” 1918 年 11 月 11 日,福煦接受了德国的停战请求。福煦主张的和平条款将使德国无法再对法国构成威胁。他认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过于宽容,当条约于 1919 年 6 月 28 日签署时,他宣称:“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停战协定。”他的话被证明是预言性的:二十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