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晚在被弹劾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后被免职。

李承晚(韩语:이승만,发音 [i.sɯŋ.man];1875 年 3 月 26 日 - 1965 年 7 月 19 日)是韩国政治家,1948 年至 1960 年担任韩国第一任总统。

从 1919 年到 1925 年和 1947 年到 1948 年,李先生还是韩国临时政府的第一任和最后一任总统。作为韩国总统,李先生的政府的特点是威权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并且在1950 年代后期日益严重的政治不稳定和公众反对。李承晚辞职后,韩国的威权主义一直持续到 1988 年,除了几次短暂的休息。

李出生于朝鲜黄海道,就读于美国卫理公会学校,并在那里皈依了基督教。 1894-95年甲午战争后,他参与抗日活动,1899年入狱。1904年获释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大学获得学位,并会见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 1910-12 年短暂返回韩国后,他于 1913 年移居夏威夷。从 1918 年到 1924 年,他在一些韩国临时政府中晋升为多个高级职位,并担任这些国家对西方列强的代表。 He moved to Washington, DC, in 1939. In 1945, he was returned to US-controlled Korea by the US military, and on 20 July 1948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with 92.7% of the vote, beating Kim Gu .

李承晚在担任总统时采取了强硬的反共和亲美立场。在他担任总统初期,他的政府镇压了济州岛的共产主义起义,闻庆和博多联盟对疑似共产主义同情者进行了大屠杀,造成至少 10 万人死亡。李承晚在朝鲜战争(1950-1953 年)爆发期间担任总统,当时朝鲜入侵韩国。他拒绝签署结束战争的停战协议,希望半岛以武力重新统一。战斗结束后,该国经济处于低水平,落后于朝鲜,严重依赖美国的援助。在1956年重新选举后,尽管反对派抗议,但宪法被修改以消除双重限制。 He was elected uncontested in March 1960, after his opponent Cho Byeong-ok died before voting day.在李氏的盟友李基峰以大比分赢得相应的副总统选举后,反对派以操纵结果为由拒绝了结果,引发了抗议。当警察在马山枪杀示威者时,这些升级为学生领导的四月革命,这迫使李在 4 月 26 日辞职,并最终导致了韩国第二共和国的成立。 4 月 28 日,当抗议者聚集在总统府时,中央情报局偷偷将他送到夏威夷的檀香山,在那里他度过了余生。他于 1965 年死于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