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上校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卒于 1953 年)

罗伯特·安德鲁斯·米利肯(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 年 3 月 22 日-1953 年 12 月 19 日)是一位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因测量基本电荷和在光电效应方面的工作而于 1923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 1891 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1895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96 年,他成为芝加哥大学的助理,1910 年成为正教授。1909 年,密立根开始了一系列实验来确定电由单个电子携带的电荷。他首先测量带电水滴在电场中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液滴上的电荷是基本电荷的倍数,但实验不够准确,无法令人信服。 1910 年,他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获得了更精确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他用油代替了水(往往蒸发得太快)。

1914 年,密立根以类似的技巧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1905 年引入的用于描述光电效应的方程进行了实验验证。他使用同样的研究来获得普朗克常数的准确值。 1921 年,密立根离开芝加哥大学,成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诺曼桥物理实验室的主任。在那里,他对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Victor Hess)探测到的来自外太空的辐射进行了一项重大研究。密立根证明了这种辐射确实来自外星,并将其命名为“宇宙射线”。从 1921 年到 1945 年退休,作为加州理工学院(当时的学校管理机构)执行委员会主席,密立根帮助该校成为美国领先的研究机构之一。从 1921 年到 1953 年,他还在科学服务委员会(现称为科学与公众协会)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