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Marley,牙买加创作型歌手和吉他手(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生于 1945 年)

罗伯特·内斯塔·马利(Robert Nesta Marley,1945 年 2 月 6 日 - 1981 年 5 月 11 日)是牙买加歌手、词曲作者和音乐家。被认为是雷鬼的先驱之一,他的音乐生涯的特点是融合了雷鬼、斯卡和摇滚的元素,以及他独特的声乐和歌曲创作风格。马利对音乐的贡献提高了牙买加音乐在全球的知名度,并使他成为当今流行文化中的全球人物。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马利被称为拉斯塔法里的偶像,他为他的音乐注入了一种灵性。他也被认为是牙买加音乐、文化和身份的全球象征,并因直言不讳地支持民主社会改革而引起争议。 1976 年,马利在他家中的一次暗杀企图中幸存下来,这被认为是出于政治动机。他还支持大麻合法化,并倡导泛非主义。出生于牙买加九英里的马利于 1963 年开始了他的职业音乐生涯,之后与彼得托什和兔子威勒组成了青少年乐队,在几次更名后成为了哭泣乐队.乐队于 1965 年发行了首张录音室专辑 The Wailing Wailers,其中包含单曲“One Love”,改编自“People Get Ready”;这首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使该乐队成为雷鬼音乐中的冉冉升起的人物。 Wailers 又发行了 11 张录音室专辑,在与 Island Records 签约后,乐队的名字变成了 Bob Marley and the Wailers。虽然最初采用更响亮的乐器和歌唱,但该乐队在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开始从事基于节奏的歌曲创作,这恰逢马利皈依拉斯塔法里。大约在这个时候,Marley 搬到了伦敦,乐队通过发行专辑 The Best of The Wailers (1971) 体现了他们的音乐转变。乐队在与 Island 签约后开始获得国际关注,并巡回支持专辑着火和燃烧(1973 年)。一年后,Wailers 解散后,Marley 继续以乐队的名义继续工作。专辑 Natty Dread (1974) 受到好评。 1975 年,随着埃里克·克莱普顿 (Eric Clapton) 版本的马利 (Eric Clapton) 版本的马利 (I Shot the Sheriff) 风靡全球,马利 (Marley) 在牙买加以外的第一首热门歌曲中取得了国际突破,现场版的现场版“No Woman, No Cry”来自 Live!专辑。紧随其后的是他在美国的突破性专辑《Rastaman Vibration》(1976 年),该专辑进入了 Billboard Soul Charts 的前 50 名。专辑发行几个月后,马利在牙买加家中的一次暗杀企图中幸免于难,这促使他永久搬到伦敦。在伦敦期间,他录制了专辑 Exodus (1977);它融合了布鲁斯、灵魂乐和英国摇滚的元素,并在商业和评论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1977年,马利被诊断出患有肢端黑色素瘤;他于1981年因病去世。他在世界各地的歌迷表达了他们的悲痛,他在牙买加接受了国葬。

最热门的专辑《传奇》于 1984 年发行,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雷鬼专辑。 Marley 还被列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音乐艺术家之一,估计全球唱片销量超过 7500 万张。他死后不久,牙买加就追授了他的国家指定的功绩勋章。 1994年,他入选摇滚名人堂。滚石杂志将他列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100 位艺术家的第 11 位。他的其他成就包括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明星,以及进入黑人音乐和娱乐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