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RLM 内部或控制下的所有军用航空组织都以秘密方式正式合并,形成其国防军的空军部队,即德国空军。

德国国防军(德语发音:[vemaxt](听),lit.'defence force')是纳粹德国从 1935 年到 1945 年的统一武装力量。它由 Heer(陆军)、Kriegsmarine(海军)和德国空军组成(空军)。 “国防军”这一名称取代了之前使用的德国国防军一词,体现了纳粹政权在超出凡尔赛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重新武装德国的努力。 1933 年纳粹上台后,阿道夫·希特勒最公开和大胆的举措是建立国防军,这是一支具有现代进攻能力的武装部队,以实现纳粹政权的长期目标,即收复失地、获得新领土并统治其邻国。这需要恢复征兵制以及对军火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和国防开支。国防军是德国政治军事力量的核心。在二战初期,德国国防军采用了联合兵种战术(近距离掩护空中支援、坦克和步兵),在后来被称为闪电战(闪电战)的战争中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它在法国(1940 年)、苏联(1941 年)和北非(1941/42 年)的战役被历史学家视为大胆的行为。与此同时,广泛的推进使国防军的能力达到了极限,最终在莫斯科战役(1941年)中首次大败。到 1942 年底,德国在所有战区都失去了主动权。事实证明,德国的作战艺术无法与盟军联盟的作战能力相匹敌,这使得国防军在战略、条令和后勤方面的弱点显而易见。德国武装部队与党卫军和特别行动队密切合作,犯下了无数战争罪行(尽管后来否认和宣传清洁国防军的神话)。大部分战争罪行发生在苏联、波兰、南斯拉夫、希腊和意大利,作为对苏联的歼灭战、大屠杀和纳粹安全战的一部分。

二战期间,约有 1800 万人在国防军服役。到 1945 年 5 月欧洲战争结束时,德国军队(由 Heer、Kriegsmarine、德国空军、Waffen-SS、Volkssturm 和外国合作部队组成)已经损失了大约 11,300,000 人,其中大约一半是在战争中失踪或死亡。尽管有证据表明更多人参与了非法行动,但只有少数国防军高层领导因战争罪而受审。根据伊恩·克肖的说法,入侵苏联的 300 万国防军士兵中的大多数都参与了战争罪行。

航空部(德语: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缩写为 RLM)是纳粹德国时期(1933-45 年)的政府部门。它也是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威廉大街上的 Detlev-Rohwedder-Haus 大楼的原名,现在是德国财政部(德语:Bundesministerium der Finanzen)的所在地。

在第三帝国存在期间,该部负责所有在德国开发、设计和制造的飞机的开发和生产,监督有关军用和民用设计的所有事务——它把军用航空事务作为其首要任务,特别是德国空军。正如纳粹时代政府部门的特征一样,该部是个性驱动的,正式程序经常被忽视,而有利于部长 Reichsmarschall Hermann Göring 的突发奇想。结果,飞机开发的早期成功在二战期间进展缓慢且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