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生于 1860 年)

古斯塔夫·马勒(德语:[ˈmaːlɐ];1860 年 7 月 7 日至 1911 年 5 月 18 日)是一位奥地利波西米亚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他这一代的主要指挥家之一。作为作曲家,他在 19 世纪的奥德传统和 20 世纪初的现代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虽然在他的一生中,他作为指挥家的地位已经毫无疑问地确立了,但他自己的音乐只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忽视之后才广受欢迎,其中包括在纳粹时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禁止其演出。 1945 年后,他的作品被新一代听众重新发现;随后,马勒成为所有作曲家中演奏和录制频率最高的一位,这一地位一直持续到 21 世纪。 2016 年,英国广播公司音乐杂志对 151 名指挥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将他的三首交响曲排在了有史以来的前十名交响曲中。讲德语的马勒出生于波希米亚(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出身卑微的犹太父母,展示了他的小时候的音乐天赋。 1878 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欧洲歌剧院担任越来越重要的指挥职务,最终于 1897 年被任命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 (Hofoper) 的导演。在维也纳的十年里,马勒——他为了获得这个职位而皈依了天主教——经常遭到反犹媒体的反对和敌意。尽管如此,他的创新作品和对最高表演标准的坚持确保了他作为最伟大的歌剧指挥之一的声誉,特别是作为瓦格纳、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舞台作品的翻译。在他的晚年,他曾短暂担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导演。

马勒的作品相对有限;因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作曲都是兼职活动,而他以指挥为生。除了早期的作品,例如他在维也纳读书时创作的钢琴四重奏乐章,马勒的作品通常是为大型管弦乐队、交响合唱团和歌剧独奏家设计的。这些作品在首次演出时经常引起争议,其中一些作品获得批评和普遍认可的速度很慢。例外包括他的第二交响曲,以及他在 1910 年的第八交响曲的胜利首演。马勒的一些直接音乐继任者包括第二维也纳学派的作曲家,特别是阿诺德勋伯格、阿尔班伯格和安东韦伯恩。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和本杰明·布里顿是 20 世纪后期欣赏马勒并受到马勒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于 1955 年,旨在纪念这位作曲家的生平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