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宣布在苏联占领后恢复独立。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于 1990 年 5 月 4 日通过了《关于恢复拉脱维亚共和国独立的宣言》(拉脱维亚语:Deklarcija par Latvijas Republikas Neatkarbas atjaunoanu),其中拉脱维亚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该宣言指出,虽然拉脱维亚在 1940 年事实上失去了独立,但在被苏联吞并时,该国在法律上仍然是一个主权国家,因为吞并是违宪的,也违背了拉脱维亚人民的意愿。因此,它决定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和苏联在 1940 年对拉脱维亚的占领是非法的。它还声称,受到严重操纵的 1940 年选举是非法和违宪的,并且在那次选举中选择的“人民萨伊马”的所有行为,包括 1940 年 7 月 21 日加入苏联的请求,实际上都是无效的。

在此基础上,最高苏维埃现在更名为最高委员会,废除了拉脱维亚加入苏联的宣言,恢复了 1922 年的拉脱维亚宪法(Satversme),该宪法随后被部分中止,并开始向事实上的独立过渡。将在 Saeima 的第一次会议上结束。它还裁定,在过渡期间,只要不与宣言强化的 Satversme 第 1、2、3 和 6 条相抵触,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将继续适用。规定应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制定新版本的 Satversme。根据国际人权,拉脱维亚公民和居民享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权利。声明还指出,拉脱维亚将在 1920 年《拉脱维亚苏维埃和平条约》的基础上与苏联建立关系,其中苏联承认拉脱维亚的独立“在未来所有时间”都不可侵犯。 5 月 4 日是拉脱维亚的国定假日。

拉脱维亚(或(听);拉脱维亚语:Latvija [ˈlatvija];拉脱维亚语:Latveja;利沃尼亚语:Leţmō),正式名称为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拉脱维亚语:Latvejas Republika,利沃尼亚语:Leţmō Vabāmō),是一个国家在北欧的波罗的海地区。它是波罗的海国家之一;北与爱沙尼亚接壤,南与立陶宛接壤,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西与瑞典接壤。拉脱维亚面积 64,589 平方公里(24,938 平方英里),人口 190 万。该国属温带季节性气候。它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是里加。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民族语言群体;并说拉脱维亚语,这是仅存的两种波罗的海语言之一。俄罗斯人是该国最突出的少数民族,几乎占人口的四分之一。

经过几个世纪的德国、瑞典、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统治(主要由波罗的海德国贵族执行),拉脱维亚共和国于 1918 年 11 月 18 日脱离德意志帝国成立,并在世界大战后宣布独立第一次战争。然而,到 1930 年代,该国在 1934 年政变后变得越来越专制,建立了 Kārlis Ulmanis 领导下的独裁政权。该国事实上的独立在二战开始时中断,首先是拉脱维亚被强行并入苏联,随后是 1941 年纳粹德国的入侵和占领,以及 1944 年苏联重新占领,形成未来 45 年的拉脱维亚 SSR。由于苏联占领期间的大量移民,俄罗斯人成为该国最突出的少数民族,现在占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和平的歌唱革命始于 1987 年,并以 1991 年 8 月 21 日恢复事实上的独立而告终。从那时起,拉脱维亚一直是一个民主统一的议会制共和国。

拉脱维亚是发达国家,拥有高收入的发达经济体;在人类发展指数中排名很高。它在衡量公民自由、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民主治理、生活水平和和平方面表现良好。拉脱维亚是欧盟、欧元区、北约、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欧-波罗的海八国集团、北欧投资银行、经济组织的成员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