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帝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达达尼尔海峡随后被关闭。

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语:anakkale Boaz,lit.'Strait of anakkale',希腊语:,罗马化:Dardanllia),也被称为来自加里波利半岛的加里波利海峡或来自古典时代的赫勒斯蓬(;古典希腊语:,罗马化: Hellspontos, lit.'Sea of​​ Helle'),是土耳其西北部一条狭窄的天然海峡和具有国际意义的水道,是亚洲和欧洲之间大陆边界的一部分,将亚洲土耳其与欧洲土耳其分开。达达尼尔海峡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一起形成土耳其海峡。

作为世界上用于国际航行的最狭窄的海峡之一,达达尼尔海峡将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同时还允许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延伸至黑海。达达尼尔海峡长 61 公里(38 英里),宽 1.2 至 6 公里(0.75 至 3.73 英里)。它的平均深度为 55 米(180 英尺),最大深度为 103 米(338 英尺),其最窄处位于阿纳卡莱市附近。随着 1915 年阿纳卡莱大桥的完工,第一个穿越达达尼尔海峡的固定渡口于 2022 年开通。

沿加里波利半岛(土耳其语:Gelibolu)的海峡北岸大部分人烟稀少,而沿特罗德半岛(土耳其语:Biga)的南岸则居住着阿纳卡莱市 110,000 的城市人口。

俄罗斯帝国(或俄罗斯帝国)是一个从 1721 年开始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在结束大北方战争的尼斯塔德条约之后继承了俄罗斯沙皇国。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恰逢其邻国的衰落:瑞典帝国、波兰立陶宛、波斯、奥斯曼帝国和清朝。帝国一直持续到共和国在 1917 年二月革命后掌权的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俄罗斯帝国是历史上第三大帝国,曾一度横跨欧洲、亚洲和北美三大洲。规模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根据 1897 年的人口普查,它拥有 1.256 亿人口,是当时世界第三大人口,仅次于清朝中国和印度。像所有帝国一样,它具有巨大的经济、种族、语言和宗教多样性。

从 10 世纪到 17 世纪,这片土地由贵族阶级博雅尔统治,在他们之上是沙皇,后来成为皇帝。沙皇伊凡三世(1462-1505)为后来出现的帝国奠定了基础。他将国家领土扩大了两倍,结束了金帐汗国的统治,翻新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并奠定了俄罗斯国家的基础。罗曼诺夫家族从 1721 年至 1762 年统治俄罗斯帝国。其父系德国血统的母系分支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罗曼诺夫家族从 1762 年统治至帝国末期。 19世纪初,帝国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西起波罗的海,东至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北加州。到 19 世纪末,它将占领中亚和东北亚的部分地区。

彼得一世皇帝 (1682–1725) 进行了无数次战争,并将一个已经庞大的帝国扩大为欧洲主要大国。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新的模范城市圣彼得堡,该城市主要根据西方设计建造。他领导了一场文化革命,用现代的、科学的、面向西方的和理性主义的制度取代了一些传统主义和中世纪的社会和政治习俗。女皇凯瑟琳大帝(1762-1796)主持了一个黄金时代;她通过征服、殖民和外交扩大了国家,同时继续沿西欧路线继续彼得一世的现代化政策。亚历山大一世皇帝(1801-1825)在击败拿破仑控制欧洲的野心以及建立保守君主制神圣联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俄罗斯进一步向西、南、东扩张,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欧洲帝国之一。它在俄土战争中的胜利因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年)的失败而受到阻碍,这导致了中亚的一段改革和加强扩张。亚历山大二世皇帝(1855-1881)发起了许多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 1861 年解放了所有 2300 万农奴。他在东欧的政策正式涉及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基督徒。这是导致俄罗斯在 1914 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因素,站在同盟国一边对抗同盟国。

在 1905 年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在正统、专制和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上作为绝对君主制发挥作用,当时建立了名义上的半立宪君主制。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运作不佳,导致二月革命和尼古拉二世皇帝退位,之后君主制被废除。在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导致俄国内战。布尔什维克在 1918 年处决了皇室,并在从内战中获胜后于 1922 年建立了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