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开始对比利时安特卫普进行 V-1 和 V-2 攻击。

V-1 飞行炸弹(德语:Vergeltungswaffe 1 “Vengeance Weapon 1”)是一种早期的巡航导弹。它的官方帝国航空部 (RLM) 指定是 Fi 103。盟军也将其称为嗡嗡炸弹或涂鸦虫,在德国称为 Kirschkern(樱桃石)或 Maikfer(maybug)。V-1 是第一个Vergeltungswaffen (V-weapons) 部署用于伦敦的恐怖轰炸。它是二战初期由德国空军于 1939 年在佩内姆德陆军研究中心开发的,在最初的开发过程中以代号“樱桃石”而闻名。由于射程有限,发射到英国的数千枚 V-1 导弹是从法国(加来海峡)和荷兰海岸沿线的发射设施发射的。

1944 年 6 月 13 日,德国国防军首次向伦敦发射了 V-1,这是在盟军在法国成功登陆一周后(并由其促成)。在高峰期,每天有 100 多架 V-1 向英格兰东南部发射,总数为 9,521,随着场地被侵占而数量减少,直到 1944 年 10 月英国射程内的最后一个 V-1 场地被盟军占领。此后,德国人将 V-1 瞄准安特卫普港和比利时的其他目标,又发射了 2,448 架 V-1。袭击仅在欧洲战争结束前一个月就停止了,当时低地国家的最后一个发射场于 1945 年 3 月 29 日被占领。

作为针对 V-1 的行动的一部分,英国部署了一系列防空系统,包括高射炮、弹幕气球和战斗机,以在炸弹到达目标之前拦截炸弹,同时发射场和地下储存库成为包括战略轰炸在内的盟军攻击的目标。1944年,这种武器在芬兰的托尔尼奥进行了多次试验。据多名士兵称,一枚带有翅膀的小型“飞机”状炸弹从一架德国飞机上掉下来。另一架 V-1 发射,飞越芬兰士兵的防线。第二枚炸弹突然停止引擎并陡峭地坠落,爆炸并留下一个约20至30米宽的陨石坑。 V-1飞行炸弹被芬兰士兵称为“飞行鱼雷”,因为它与远处的一枚相似。

纳粹德国,从 1933 年到 1943 年正式称为德意志帝国,从 1943 年到 1945 年称为大德意志帝国,是 1933 年到 1945 年间的德国国家,当时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控制了这个国家,将其转变为独裁政权。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迅速成为一个极权主义国家,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由政府控制。第三帝国,意为“第三王国”或“第三帝国”,暗示纳粹声称纳粹德国是早期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和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继承者。希特勒和纳粹称为千年帝国的第三帝国于 1945 年 5 月结束,仅仅 12 年后,盟军击败了德国,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 年 1 月 30 日,希特勒被魏玛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保罗·冯·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兼政府首脑。纳粹党随后开始消灭一切政治反对派并巩固其权力。兴登堡于 1934 年 8 月 2 日去世,希特勒通过合并总理和总统的职位和权力成为德国的独裁者。 1934 年 8 月 19 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确认希特勒是德国唯一的元首(领导人)。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希特勒的身上,他的话成为最高的法律。政府不是一个协调的、合作的机构,而是一个为权力和希特勒青睐而斗争的派系的集合。在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巨额军费开支和混合经济恢复了经济稳定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利用赤字支出,该政权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秘密重整计划,组建了国防军(武装部队),并建造了广泛的公共工程项目,包括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经济恢复稳定提高了该政权的受欢迎程度。

种族主义、纳粹优生学,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核心意识形态特征。日耳曼民族被纳粹视为主要种族,是雅利安种族中最纯粹的分支。对犹太人和罗姆人的歧视和迫害在夺取政权后才真正开始。第一个集中营成立于 1933 年 3 月。犹太人和其他被认为不受欢迎的人被监禁,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被谋杀、监禁或流放。反对希特勒统治的基督教会和公民受到压迫,许多领导人被监禁。教育侧重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和服兵役。妇女的职业和教育机会受到限制。娱乐和旅游是通过“欢乐的力量”计划组织的,1936 年夏季奥运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地利用电影、群众集会和希特勒的催眠演说来影响公众舆论。政府控制艺术表达,推广特定的艺术形式,禁止或劝阻其他艺术形式。

从 1930 年代后半期开始,纳粹德国提出了越来越具有侵略性的领土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威胁发动战争。萨尔州于 1935 年通过公民投票重新加入德国,1936 年希特勒派兵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军事化的莱茵兰。德国在 1938 年并入奥地利,并要求并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同一年。 1939 年 3 月,斯洛伐克宣布成为德国的附庸国,并在其余被占领的捷克土地上建立了德国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不久之后,德国向立陶宛施压,要求其割让梅梅尔领土。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入侵波兰,在欧洲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 1941 年初,德国及其轴心国的欧洲盟友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帝国总督的扩展办公室控制了纳粹征服的地区,并在波兰的其余地区建立了德国政府。德国剥削其被占领土及其盟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种族灭绝、大屠杀和大规模强迫劳动成为该政权的标志。从 1939 年开始,数十万精神或身体残疾的德国公民在医院和收容所被谋杀。 Einsatzgruppen 准军事敢死队陪同德国武装部队进入被占领土,对数百万犹太人和其他大屠杀受害者进行了种族灭绝。 1941 年后,数以百万计的人在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中被监禁、工作致死或被谋杀。这种种族灭绝被称为大屠杀。

虽然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最初是成功的,但苏联的复兴和美国的参战意味着国防军在 1943 年失去了在东线的主动权,到 1944 年底已经被推回了前线。 -1939 边界。 1944 年,对德国的大规模空中轰炸升级,轴心国在东欧和南欧被击退。盟军入侵法国后,德国被东方的苏联和西方的其他盟国征服,并于 1945 年 5 月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德国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并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获胜的盟军发起了去纳粹化政策,并在纽伦堡审判中以战争罪对许多幸存的纳粹领导人进行了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