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德裔美国哲学家和理论家(1975 年逝世)

汉娜·阿伦特(英语:Hannah Arendt)(美国,德语:[ˈaːʁənt];1906 年 10 月 14 日 - 1975 年 12 月 4 日)是一位政治哲学家、作家和大屠杀幸存者。她的贡献影响了 20 世纪和 21 世纪的政治理论家。

阿伦特于 1906 年出生在林登,林登后来成为汉诺威的一个地区,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三岁时,她的家人搬到了东普鲁士的首都柯尼斯堡,这样她父亲的梅毒就可以得到治疗。保罗·阿伦特年轻时就感染了这种疾病,人们认为阿伦特出生时病情已经好转。他在她七岁时去世。阿伦特在一个政治进步的世俗家庭长大。她的母亲是社会民主党的热心支持者。在柏林完成中学教育后,她就读于马尔堡大学,师从马丁·海德格尔,与她有四年的恋情。 1929年,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指导下,她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了关于爱与圣奥古斯丁的哲学写作博士学位。

Hannah Arendt 于 1929 年与 Günther Stern 结婚,但很快就开始在 1930 年代纳粹德国遭遇越来越多的反犹太歧视。 1933 年,也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的那一年,阿伦特因对纳粹德国的反犹太主义进行非法研究而被盖世太保逮捕并短暂监禁。获释后,她逃离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生活,然后定居巴黎。在那里,她为青年阿利亚工作,协助年轻的犹太人移民到英国的巴勒斯坦托管地。 1937 年与斯特恩离婚,1940 年与海因里希·布吕​​歇尔结婚,但当 1940 年德国入侵法国时,尽管她在 1937 年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但她仍被法国人作为外国人拘留。她逃到了美国1941年途经葡萄牙。她在纽约定居,这是她余生的主要住所。她成为一名作家和编辑,并为犹太文化重建工作,于1950年成为美国公民。随着1951年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出版,她作为思想家和作家的声誉得到了确立,并产生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 1958 年的《人类状况》一书,以及 1963 年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和《论革命》。她在许多美国大学任教,同时拒绝了终身职位。 1975 年,她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享年 69 岁,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心灵的生活》尚未完成。

她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但她以处理权力和邪恶的本质,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权威和极权主义而闻名。在大众心目中,她因围绕阿道夫·艾希曼 (Adolf Eichmann) 的审判引发的争议、她试图解释普通人如何成为极权主义制度中的演员(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道歉)以及“邪恶的平庸”这一短语而被人们铭记。致力于她思想的机构和期刊、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邮票、街道名称和学校等都在纪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