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堡起义:



鲁道夫贝克曼,德国党卫军军官(生于 1910 年)

Siegfried Graetschus,德国中士(生于 1916 年)

约翰·尼曼,德国中尉(生于 1913 年)

索比堡(波兰语:[sɔˈbibur])是纳粹德国在莱因哈德行动中建造和运营的一个灭绝营。它位于德国占领的波兰总政府区索比布尔村附近的森林中。

作为一个灭绝营而不是集中营,索比堡存在的唯一目的是谋杀犹太人。绝大多数囚犯在抵达后数小时内被毒死。那些没有立即被杀的人被迫协助营地的运作,很少有人能活过几个月。总共约有 170,000 至 250,000 人在索比堡被谋杀,使其成为仅次于贝尔泽克、特雷布林卡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第四个死亡人数最多的纳粹集中营。

1943 年 10 月 14 日发生囚犯起义后,集中营停止运作。起义计划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囚犯小组将谨慎地暗杀每个党卫军军官。在第二阶段,所有 600 名囚犯将聚集在一起进行晚上点名,然后走出前门走向自由。然而,在只有 11 名党卫军军官被杀后,该计划被打乱了。囚犯们不得不翻越铁丝网,在重机枪火力下穿过雷区逃跑。大约 300 名囚犯从集中营中逃了出来,其中 58 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起义后,纳粹拆毁了营地,并在上面种植了松树。该遗址在二战后的头几十年被忽视,该营地在关于大屠杀的流行或学术报道中几乎没有出现。在电视迷你剧《大屠杀》(1978 年)和电影《逃离索比堡》(1987 年)中描绘后,它变得更加知名。索比堡博物馆现在矗立在该遗址上,考古学家继续对其进行调查。 2020 年,作为索比堡肇事者相册的一部分,发布了运营中营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