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法国维希前总理皮埃尔·拉瓦尔因叛国罪被行刑队枪杀。

Pierre Jean Marie Laval(法语发音:[pj laval];1883 年 6 月 28 日至 1945 年 10 月 15 日)是一位法国政治家。在第三共和国期间,他于 1931 年 1 月 27 日至 1932 年 2 月 20 日和 1935 年 6 月 7 日至 1936 年 1 月 24 日担任法国总理。他在 1942 年 4 月 18 日至 1944 年 8 月 20 日德国占领期间再次担任该职位。

拉瓦尔早年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他于 1909 年成为一名律师,并以捍卫罢工者、工会成员和左翼分子免受政府起诉而闻名。 In 1914, he was elected to the Chamber of Deputies as a member of the Socialist Party, and he remained committed to his pacifist conviction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1919 年大选失败后,拉瓦尔离开社会党,成为奥贝维利耶的市长。 In 1924 he returned to the Chamber as an independent, and was elected to the Senate three years later.他还担任过一系列政府职务,包括公共工程部长、司法部长和劳工部长。 1931 年,拉瓦尔成为总理,但他的政府仅在一年后就垮台了。

拉瓦尔于 1934 年加入加斯顿·杜梅格的保守政府,担任殖民地部长和外交部长。 1935年,拉瓦尔再次出任首相。为了遏制德国,他奉行有利于意大利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但他对被广泛谴责为绥靖墨索里尼的阿比西尼亚危机的处理促使他于 1936 年辞职。

在法国于 1940 年战败并与德国停战后,拉瓦尔在菲利普·潘的维希法国中担任重要角色,首先在 1940 年 7 月至 1940 年 12 月期间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随后在 1942 年 4 月至 8 月期间担任政府首脑1944年,通敌政府为德国提供法国劳工,组织驱逐犹太人。1944年法国解放后,拉瓦尔被德国人囚禁。 1945年4月,他逃往西班牙,但很快又回到法国,在那里他被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政府逮捕。在被描述为有缺陷的审判之后,拉瓦尔被判犯有密谋危害国家安全和与敌人合作的罪行。 1945 年 10 月,拉瓦尔自杀未遂,被行刑队处决。拉瓦尔多方面的政治活动留下了复杂而有争议的遗产,这导致了十多本相互矛盾的传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或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常缩写为 WWII 或 WW2,是一场从 1939 年持续到 1945 年的全球战争。它涉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 包括所有大国 - 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联盟:盟国和轴心国。在一场直接涉及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 1 亿多人的全面战争中,主要参与者将他们的全部经济、工业和科学能力投入战争努力,模糊了民用和军用资源之间的区别。飞机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对人口中心的战略轰炸成为战争中仅有的两种核武器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冲突。它导致 70 至 8 500 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数以千万计的人死于种族灭绝(包括大屠杀)、饥饿、屠杀和疾病。轴心国战败后,德国和日本被占领,战争罪法庭对德国和日本领导人进行了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切起因存在争议,但促成因素包括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中日战争、苏日边界冲突以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日益紧张的局势。 II 一般认为开始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当时纳粹德国在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下入侵波兰。随后,英国和法国于 9 月 3 日对德国宣战。根据 1939 年 8 月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并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罗马尼亚划定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从 1939 年末到 1941 年初,在一系列战役和条约中,德国征服或控制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并与意大利和日本(以及后来的其他国家)结成了轴心国联盟。随着北非和东非战役的开始,以及法国在 1940 年中期的垮台,战争主要在欧洲轴心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继续进行,包括巴尔干地区的战争、英国的空战、闪电战英国和大西洋海战。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率领欧洲轴心国入侵苏联,开辟了历史上最大的陆地战区——东线战线。

旨在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日本在 1937 年与中华民国交战。 1941 年 12 月,日本对美国和英国领土发动了对东南亚和中太平洋的几乎同时进攻,其中包括对美国和英国的进攻。珍珠港的美国舰队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因此,欧洲轴心国团结一致向美国宣战。日本很快占领了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但在关键的中途岛海战失败后,它的进攻于 1942 年停止。后来,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和苏联的斯大林格勒被击败。 1943 年的重大挫折——包括德军在东线的一系列失败、盟军入侵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以及盟军在太平洋的攻势——使轴心国丧失了主动权,并迫使其在所有战线上进行战略撤退。 1944年,西方盟军入侵德占法国,而苏联则收复其领土损失并转向德国及其盟国。在 1944 年和 1945 年期间,日本在亚洲大陆遭受了逆转,而盟军削弱了日本海军并占领了西太平洋的关键岛屿。

欧洲战争以解放德国占领区和西方盟国和苏联入侵德国而告终,最终导致柏林沦陷于苏联军队、希特勒自杀和德国于 1945 年 5 月 8 日无条件投降。在盟军于 1945 年 7 月 26 日发表波茨坦宣言以及日本拒绝按其条款投降之后,美国于 8 月 6 日向日本城市广岛和 8 月 9 日向长崎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面对入侵日本列岛的迫在眉睫,再加上原子弹爆炸的可能性,以及苏联在入侵满洲前夕宣布对日本开战,日本于 8 月 15 日宣布投降,并于 8 月 15 日签署投降书1945 年 9 月 2 日,巩固了盟军在亚洲的全面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全球的政治联盟和社会结构。联合国 (UN) 的成立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并防止未来发生冲突,获胜的大国——中国、法国、苏联、英国和美国——成为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苏联和美国成为敌对的超级大国,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奠定了基础。在欧洲遭受破坏之后,其大国的影响力减弱,引发了非洲和亚洲的非殖民化。大多数工业受到损害的国家都转向经济复苏和扩张。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欧洲,开始是为了防止未来的敌对行动、结束战前的敌意和建立共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