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联军在莱比锡战役中攻击拿破仑·波拿巴。

莱比锡战役(法语:Bataille de Leipsick;德语:Vlkerschlacht bei Leipzig,[flklaxt ba lapts](听));瑞典语:Slaget vid Leipzig),也称为民族之战(法语:Bataille des Nations;俄语:,罗马化:Bitva narodov),于 1813 年 10 月 16 日至 19 日在萨克森州的莱比锡进行了战斗。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卡尔·冯·施瓦岑贝格率领的奥地利、普鲁士、瑞典和俄罗斯的联军决定性地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大军。拿破仑的军队还包括波兰和意大利军队,以及来自莱茵联邦(主要是萨克森和符腾堡)的德国人。这场战役是1813年德国战役的高潮,涉及56万士兵、2200门火炮、40万发火炮弹药和13.3万人伤亡,是一战前欧洲规模最大的战役。

再次被彻底击败,拿破仑被迫返回法国,而第六联军继续保持势头,解散了莱茵河同盟并于次年年初入侵法国。拿破仑被迫退位并于 1814 年 5 月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在第六次联盟战争(1813 年 3 月 - 1814 年 5 月)中,有时在德国被称为解放战争,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英国、葡萄牙、瑞典、西班牙和一些德国国家的联盟被击败法国将拿破仑驱逐到厄尔巴岛。在法国于 1812 年灾难性地入侵俄罗斯并被迫支持法国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加入了已经与法国交战的俄罗斯、英国、瑞典、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叛军。

第六次联盟战争在吕岑、包岑和德累斯顿发生了重大战役。规模更大的莱比锡战役(也称为国家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最终,拿破仑早先在葡萄牙、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挫折被证明是他失败的种子。随着他们的军队重组,盟军于 1813 年将拿破仑赶出德国,并于 1814 年入侵法国。盟军击败了剩余的法国军队,占领了巴黎,并迫使拿破仑退位并流放。法国君主制由盟友复兴,他们在波旁复辟中将统治权交给了波旁王朝的继承人。

1815年,当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的囚禁中逃脱并在法国重新掌权时,第七联军的“百日”战争爆发。他在滑铁卢最后一次被击败,结束了拿破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