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战争:李舜臣上将在明阳海战中仅用 13 艘舰船就击溃了 300 艘日本海军。

在 1597 年 10 月 26 日的明阳海战中,由李舜臣将军率领的朝鲜海军在朝鲜半岛西南角珍岛附近的明阳海峡与日本海军作战。

元均将军在七泉梁海战中惨败后,只剩下 13 艘战舰,李将军坚守海峡作为与日本海军的“最后一战”,日本海军正在航行以支持他们的陆军向朝鲜首都汉阳推进(现代首尔)。

易上将交战的日本舰队的实际人数尚不清楚;韩国消息来源表明,有 120 至 133 艘舰船参加了战斗,其中有未知数量的舰船,总共多达 330 艘。:312 无论日本舰队的规模如何,所有消息来源都表明日本舰船的数量远远超过韩国舰船,达到至少是十比一的比例。:302 共有 31 艘日本军舰在战斗中沉没或残废。日本海军指挥官之一的 Td Takatora 在战斗中受伤,还有许多人丧生。鉴于舰艇数量的悬殊,海战被认为是战争史上战术上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是日本耻辱的海战失败。然而,即使在胜利之后,朝鲜海军的数量仍被剩余的日本军队所击败,所以李海军上将撤退到黄海补充他的舰队,并有更多的机动防御空间。韩国海军撤退后,日本海军侵入韩国西海岸,靠近永光郡的一些岛屿。

1592-1598 年日本入侵朝鲜或临津战争涉及两次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入侵:1592 年的首次入侵(临津骚乱)、1596 年的短暂休战和 1597 年的第二次入侵(崇裕战争)。冲突于 1598 年结束,日本军队在韩国南部省份军事僵持后从朝鲜半岛撤出。入侵是由丰臣秀吉发动的,目的是征服朝鲜半岛和中国,分别由朝鲜和中国统治。明朝。日本很快成功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但由于明朝的增援,以及朝鲜海军(李舜臣指挥)对日本西部和南部沿海的补给船队的破坏,迫使日军从平壤和北部省份撤离到釜山南部和附近地区。其后,义军(朝鲜民兵)对日发动游击战,双方补给困难,双方均未能成功攻势,也未能获得更多领土,导致军事僵局。入侵的第一阶段从 1592 年持续到 1596 年,随后在 1596 年至 1597 年之间日本与明朝的和平谈判最终失败。

1597年,日本再次进攻朝鲜,再次发动攻势。第二次入侵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第一次入侵的模式。日本人在陆地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占领了几个城市和堡垒,但被制止并被迫撤退到半岛南部沿海地区。然而,追击的明朝军队未能将日本人从他们在南部沿海地区剩余的堡垒和盘踞阵地中赶走,双方再次陷入长达十个月的军事僵局。

由于 1598 年丰臣秀吉去世,陆地上的进展有限,以及朝鲜海军继续破坏供应线,新的五长老管理委员会命令驻韩日军撤回日本。随后双方的最终和平谈判持续了数年,最终实现了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