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 190 年的王室统治,印度从英国统治下获得独立,并加入了英联邦。

印度独立运动是一系列历史性事件,最终目的是结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它从 1857 年持续到 1947 年。

第一次争取印度独立的民族主义革命运动起源于孟加拉。它后来在新成立的印度国民议会中扎根,著名的温和派领导人寻求在英属印度参加印度公务员考试的权利,以及更多当地人的经济权利。 20 世纪上半叶,Lal Bal Pal 三巨头、Aurobindo Ghosh 和 V. O. Chidambaram Pillai 对自治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方法。

1920 年代自治斗争的最后阶段的特点是国会采纳了甘地的非暴力和公民不服从政策。 Rabindranath Tagore、Subramania Bharati 和 Bankim Chandra Chattopadhyay 等知识分子传播爱国意识。 Sarojini Naidu、Pritilata Waddedar 和 Kasturba Gandhi 等女性领导人促进了印度妇女的解放和她们对自由斗争的参与。 B. R. Ambedkar 支持印度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业。一些领导人采取了更为暴力的做法。这在允许无限期拘留的罗拉特法案之后变得特别受欢迎。该法案引发了印度各地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在旁遮普省(英属印度),他们在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中遭到暴力镇压。 Bhagat Singh、Shivaram Rajguru、Sukhdev Thapar、Chandra Shekhar Azad 和 Subhas Chandra Bose 等革命者对国会的不作为感到沮丧,诉诸暴力手段。 Bose 以与轴心国结盟而闻名,并组建了 Azad Hind。与此同时,辛格、拉杰古鲁、塔帕尔和阿扎德暗杀了主要的英国军官,并轰炸了政府大楼。

印度独立运动在不断的意识形态演变中。它本质上是反殖民主义的,辅以独立的、经济发展的愿景以及世俗的、民主的、共和的和公民自由主义的政治结构。 1930年代以后,运动呈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倾向。它在 1947 年的《印度独立法案》中达到高潮,该法案结束了印度的宗主权并创建了巴基斯坦。

直到 1950 年 1 月 26 日,印度仍然是皇家自治领,当时印度宪法确立了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在 1956 年通过第一部宪法之前一直是一个自治领。 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为孟加拉国。

印度,正式名称为印度共和国(印地语:Bharat Gaṇarājya),是南亚的一个国家。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七大的国家,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南濒印度洋,西南濒阿拉伯海,东南濒孟加拉湾,西与巴基斯坦接壤;北面是中国、尼泊尔和不丹;以及东部的孟加拉国和缅甸。在印度洋,印度在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附近;其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与泰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共享海上边界。

现代人类不迟于 55,000 年前从非洲抵达印度次大陆。

他们的长期职业,最初作为狩猎采集者处于不同形式的孤立状态,使该地区高度多样化,在人类遗传多样性方面仅次于非洲。 9000年前,在印度河流域西部边缘的次大陆上出现了定居生活,逐渐演变成公元前三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到公元前 1200 年,一种古老形式的印欧语梵语从西北部扩散到印度,成为梨俱吠陀的语言,并记录了印度教在印度的兴起。印度的德拉威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被取代。

到公元前 400 年,在印度教中出现了种姓分层和排斥,

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宣布与遗传无关的社会秩序。

早期的政治整合导致了以恒河盆地为基地的松散的孔雀王朝和笈多帝国。

他们的集体时代充满了广泛的创造力,但也标志着女性地位的下降,以及将贱民纳入有组织的信仰体系。在南印度,中王国向东南亚王国输出了德拉威语文字和宗教文化。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在印度南部和西部海岸扎根。

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军队断断续续地占领印度北部平原,

最终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并将印度北部纳入了中世纪伊斯兰教的世界性网络。

在 15 世纪,毗奢耶那伽罗帝国在印度南部创造了一种持久的复合印度教文化。

在旁遮普邦出现了锡克教,拒绝制度化的宗教。

1526 年,莫卧儿帝国迎来了两个世纪的相对和平,

留下发光建筑的遗产。

随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逐渐扩大,将印度变成了殖民经济体,同时也巩固了其主权。英国王室统治始于 1858 年。向印第安人承诺的权利得到缓慢授予,但引入了技术变革,教育、现代性和公共生活的理念扎根。

出现了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民族主义运动,以非暴力抵抗着称,并成为结束英国统治的主要因素。 1947 年,英属印度帝国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一个印度教徒占多数的自治领和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自治领,在大规模的生命损失和前所未有的移民中。印度自 1950 年以来一直是联邦共和国,实行民主议会制。这是一个多元化、多语言和多民族的社会。印度的人口从 1951 年的 3.61 亿增长到 2011 年的 12.11 亿。

与此同时,其名义人均收入从每年 64 美元增加到 1,498 美元,识字率从 16.6% 增加到 74%。从 1951 年相对贫困的国家开始,

印度已成为快速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它有一个太空计划,其中包括几个计划或完成的外星任务。印度电影、音乐和精神教义在全球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印度大幅降低了贫困率,但代价是经济不平等加剧。

印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军费开支位居前列。它与邻国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存在争议,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未解决。

印度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包括性别不平等、儿童营养不良、

和不断上升的空气污染水平。

印度的土地非常多样化,有四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其森林覆盖面积占其面积的 21.7%。印度的野生动物,传统上在印度文化中被视为宽容,在这些森林和其他地方,在受保护的栖息地中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