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占领军在雅典暴力驱散大规模抗议活动,造成 22 人死亡。

轴心国,最初称为罗马-柏林轴心国,是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与盟军作战的军事联盟。它的主要成员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轴心国团结一致反对同盟国,但在其他方面缺乏可比的协调和意识形态凝聚力。

轴心国源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 1930 年代中期为确保自身特定的扩张主义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外交努力。第一步是德国和意大利于 1936 年 10 月签署的议定书,此后意大利领导人贝尼托·墨索里尼宣布,此后所有其他欧洲国家都将在罗马-柏林轴上旋转,从而创造了“轴心国”一词。次年 11 月批准了反共产国际条约,这是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反共条约;意大利于 1937 年加入该条约,随后于 1939 年加入匈牙利和西班牙。“罗马-柏林轴心”于 1939 年在所谓的“钢铁条约”下成为军事同盟,1940 年的三方条约正式整合了军事目标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后来的其他国家。这三个条约构成了轴心国联盟的基础。在 1942 年达到顶峰时,轴心国通过占领、吞并或傀儡国家统治了欧洲、北非和东亚的大部分地区。与盟国相比,没有三方首脑会议,合作与协调很少;有时,主要轴心国的利益甚至存在分歧。战争于 1945 年以轴心国战败和联盟解体而告终。与同盟国的情况一样,轴心国的成员身份是流动的,一些国家在战争过程中改变立场或改变其军事参与程度。

特别是在欧洲,“轴心国”一词的使用主要是指意大利和德国之间的联盟,尽管在欧洲以外通常被理解为包括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