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格斯堡议会上,德国路德教会的王子和选民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提交了《奥格斯堡自白》。

奥格斯堡信条,也称为奥古斯都信条或奥古斯塔纳信条,源自其拉丁名 Confessio Augustana,是路德教会的主要信仰告白书,也是新教改革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1530 年 6 月 25 日,许多德国统治者和自由城市在奥格斯堡议会上提出了《奥格斯堡自白》。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曾呼吁德国的王子和自由领土解释他们的宗教信仰,以试图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和政治统一,并在 16 世纪的维也纳围攻中团结起来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这是《路德会协和书》中包含的第四份文件。

奥格斯堡议会是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在德国奥格斯堡市举行的会议。自 10 世纪以来,该镇既是皇城,也是奥格斯堡王子主教的住所,曾多次举办此类会议。 1282 年,奥格斯堡议会将奥地利的控制权分配给哈布斯堡王朝。 16 世纪,在奥格斯堡举行了 35 次御宴中的 12 次,这是由于富格尔等奥格斯堡银行家族与在位的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特别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的孙子查理五世之间密切的财务关系的结果。然而,1518 年、1530 年、1547/48 年和 1555 年的会议,在宗教改革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天主教皇帝和新教施马尔卡尔登同盟之间的宗教战争,尤其值得注意。在奥格斯堡和约中,cuius regio, eius religio 原则让每个王子决定他的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服从的居民可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