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独立战争:在洋红色战役中,法国军队在路易-拿破仑的领导下击败了奥地利军队。

洋红色战役于 1859 年 6 月 4 日在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进行,导致拿破仑三世领导下的法国-撒丁岛战胜了费伦茨·久莱元帅领导下的奥地利人。

它于 1859 年 6 月 4 日发生在伦巴第威尼斯王国的马真塔镇附近,这是奥地利帝国的皇家领地。拿破仑三世的军队越过提契诺河,包抄奥地利右翼,迫使 Gyulai 领导的奥地利军队撤退。这个国家的狭隘性,被溪流和灌溉渠切断的大片果园,排除了精心策划的行动。奥地利人把每个房子都变成了一个微型堡垒。 5000 名法国皇家卫队的掷弹兵承担了战斗的首当其冲,他们大多仍穿着第一帝国风格的制服。洋红色之战并不是一场特别大的战役,但却是法萨联盟的决定性胜利。帕特里斯·德·麦克马洪因其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而被封为洋红色公爵,后来继续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

绝大多数法国-皮埃蒙特联军士兵是法国人(1,100 人是皮埃蒙特人,58,000 人是法国人)。

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也称为法国-奥地利战争、奥地利-撒丁岛战争或 1859 年意大利战争(意大利语:Seconda guerra d'indipendenza italiana;法语:Campagne d'Italie),由法兰西第二帝国进行1859年,萨瓦王国和撒丁岛对抗奥地利帝国,在意大利统一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战前一年,在《普隆比埃协定》中,法国同意支持撒丁岛将奥地利驱逐出意大利的努力,以换取萨沃伊公国和尼斯郡的领土补偿。两国于 1859 年 1 月签署军事联盟。撒丁岛于 1859 年 3 月 9 日动员其军队,奥地利于 4 月 9 日动员。

4 月 23 日,奥地利向撒丁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复员。在撒丁岛的拒绝下,战争于 4 月 26 日开始。三天后奥地利入侵撒丁岛,法国于 5 月 3 日向奥地利宣战。

奥地利的入侵因法国军队于 4 月下旬开始抵达皮埃蒙特而停止。奥地利人在 6 月 4 日的马真塔战役中被击败并被推回伦巴第大区,6 月 24 日,法国-撒丁岛在索尔费里诺战役中的胜利导致战争结束并于 7 月 12 日签署了维拉弗兰卡停战协定.

奥地利将伦巴第割让给法国,法国又将其交给了撒丁岛。 1860 年 3 月 22 日,撒丁岛利用奥地利在意大利的权力崩溃,吞并了意大利中部联合省,包括托斯卡纳大公国、帕尔马公国、摩德纳和雷焦公国以及教皇使团。两天后,撒丁岛在都灵条约中将萨沃伊和尼斯割让给法国,作为对其援助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