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美籍华裔演员、武术家和编剧(卒于 1973 年)

李小龙(中文:李小龙;Jyutping:Lei5 Siu2 Lung4,本名Lei Jun-fan 中文:李振藩;Jyutping:Lei5 Zan3 Faan4;1940 年 11 月 27 日至 1973 年 7 月 20 日)是香港和美国的武术家、武术教练、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哲学家。他是截拳道的创始人,截拳道是一种融合了不同格斗学科的混合武术哲学,通常被认为为现代混合武术 (MMA) 铺平了道路。李被评论家、媒体和其他武术家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武术家,也是 20 世纪流行文化的偶像,他弥合了东西方之间的鸿沟。他因推广香港动作电影和帮助改变亚洲人在美国电影中的表现方式而受到赞誉。李是何嘉丽和驻英国香港的粤剧明星李海泉的儿子。他于 1940 年出生在旧金山,当时他的父母正在旧金山为他的父亲出国旅游。几个月后,一家人返回香港。幼年时被父亲介绍进入香港电影界。他早期的武术经验包括咏春拳(师从叶问)、太极拳、拳击(赢得香港拳击比赛)和街头格斗(经常参加香港天台搏击)。 1959年,李移居西雅图。 1961年,他就读于华盛顿大学。正是在美国的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教授武术,后来在 1964 年加利福尼亚长滩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的学生包括著名的名人,如 Chuck Norris、Sharon Tate 和 Kareem Abdul-Jabbar。 1970年代,他在香港和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将香港武侠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引起了西方对中国武术的兴趣。他电影的方向和基调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各地的武术和武术电影。他因在 1970 年代初期的五部香港武术长片中扮演的角色而闻名:罗维的《大老板》(1971)和拳头愤怒的(1972);嘉禾的龙之道(1972),由李导演和编剧;和嘉禾和华纳兄弟的《龙争虎斗》(1973 年)和《死亡游戏》(1978 年),均由罗伯特·克劳斯执导。基于他在电影中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刻画,以及因反抗与被阉割的亚裔男性相关的刻板印象而在亚裔美国人中的刻板印象,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标志性人物,尤其是在中国人中。在最初学习咏春、太极、拳击和街头格斗之后,他将它们与来自各种来源的其他影响相结合,形成了他个人武术哲学的精神,他称之为截拳道(截拳道)。李于 1973 年 7 月 20 日逝世,享年 32 岁。自他去世以来,李继续对包括柔道、空手道、综合格斗和拳击在内的现代格斗运动以及现代流行文化(包括电影、电视、漫画、动画和视频游戏。 《时代》杂志将李定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 100 位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