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内战结束。叙利亚军队对黎巴嫩的自由地区发动袭击,将米歇尔·奥恩将军从总统府赶走。

黎巴嫩内战(1975 年 4 月 13 日至 1990 年 10 月 13 日,阿拉伯语:الحرب الأهلية اللبنانية,罗马化:Al-Ḥarb al-Ahliyyah al-Libnāniyyah)是一场多方面的黎巴嫩内战,估计造成 120,000 人死亡。由于战争,黎巴嫩还有近 100 万人外流。黎巴嫩是多教派的,沿海城市以逊尼派穆斯林和基督徒为主,什叶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贝卡谷地在东部,山区人口主要是德鲁兹人和基督徒。黎巴嫩政府一直受到马龙派基督徒精英的重大影响。从 1920 年到 1943 年,在法国殖民列强的授权下,政治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议会结构有利于其基督徒人口的领导地位。然而,该国穆斯林人口众多,许多泛阿拉伯和左翼团体反对亲西方政府。 1948 年和 1967 年的流亡期间,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到黎巴嫩,促成了人口平衡向有利于穆斯林人口的转变。冷战对黎巴嫩产生了强大的瓦解效应,这与 1958 年政治危机之前的两极分化密切相关,因为马龙派支持西方,而左翼和泛阿拉伯团体则支持苏联结盟的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军队(主要来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始于 1975 年,随后左翼、泛阿拉伯和穆斯林黎巴嫩团体与巴勒斯坦人结盟。在战斗过程中,联盟迅速而出人意料地转变。此外,以色列和叙利亚等外国势力也卷入了战争,并与不同的派别并肩作战。黎巴嫩多国部队和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等维和部队也驻扎在黎巴嫩。

1989 年的塔伊夫协议标志着战斗结束的开始。 1989 年 1 月,阿拉伯联盟任命的一个委员会开始制定冲突的解决方案。 1991 年 3 月,议会通过了一项特赦法,在其颁布之前赦免了所有政治罪行。 1991 年 5 月,除真主党外,民兵组织解散,而黎巴嫩武装部队开始缓慢重建,成为黎巴嫩唯一的主要非宗派机构。战后,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教紧张局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