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联合探险队找到了 RMS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英国客轮,由白星航运公司运营,在从英国南安普敦到纽约市的处女航中撞上冰山后,于 1912 年 4 月 15 日在北大西洋沉没。在船上估计的 2,224 名乘客和船员中,超过 1,500 人死亡,这使得沉没可能是当时单艘船只最致命的沉没事件之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和平时期最致命的超级班轮或游轮沉没事件。这场灾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灾难电影类型提供了基础材料,并激发了许多艺术作品。

泰坦尼克号 RMS Titanic 是她服役时最大的一艘,也是白星航运公司运营的三艘奥林匹克级远洋班轮中的第二艘。她由贝尔法斯特的 Harland and Wolff 造船厂建造。当时造船厂的首席造船师托马斯安德鲁斯在灾难中丧生。泰坦尼克号由随船沉没的爱德华史密斯船长指挥。这艘远洋班轮载有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人,以及数百名来自英国和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其他地方的移民,他们正在美国寻求新的生活。一流的住宿被设计为舒适和奢华的巅峰之作,设有健身房、游泳池、图书馆、高级餐厅和豪华客舱。一个大功率无线电报发射机可用于发送乘客“marconigrams”和船舶的操作使用。泰坦尼克号拥有先进的安全功能,例如防水隔间和遥控启动的防水门。该船配备16个救生艇吊架,每个吊艇架可放下3艘救生艇,共48艘;泰坦尼克号只携带了 20 艘救生艇,其中 4 艘是可折叠的,并且在船沉没时很难下水。 20 艘救生艇总共可容纳 1,178 人——这仅是船上乘客人数的一半左右,也仅为该船满负荷运载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与海事报告一致)时代的安全法规)。此外,当船沉没时,许多已经放下的救生艇只有半满。

泰坦尼克号于 1912 年 4 月 10 日从南安普敦启程,然后在法国瑟堡和爱尔兰皇后镇(现在的科夫)停靠,然后向西驶往纽约。 4 月 14 日,在渡口四天后,在纽芬兰以南约 375 英里(600 公里)处,她在船舶时间晚上 11 点 40 分撞上了一座冰山。碰撞导致船体板沿其右舷(右侧)向内弯曲,并使她的十六个水密舱室中的五个向大海敞开;她被设计成能在多达四个隔间的洪水中幸存下来。一些乘客和机组人员被救生艇疏散。由于普遍遵守“妇女和儿童优先”装载救生艇的规定,船上留下了不成比例的男性。凌晨 2 点 20 分,船解体并沉没,船上仍有 1000 多人。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到两小时,冠达邮轮 RMS Carpathia 抵达现场,并载有约 710 名幸存者。

这场灾难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愤慨,无论是巨大的生命损失,还是导致灾难的监管和程序失误。英国和美国的公众调查导致海上安全的重大改善。调查的最重要结果之一是 1914 年制定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该公约至今仍管理着海上安全。此外,人们努力从无线通信中的许多失误中吸取教训,这些失误导致死亡人数增加,因此,世界各地制定了几项新的无线法规。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于 1985 年被发现由美国海军赞助的法美探险队。这艘船被一分为二,并在 12,415 英尺(2,069.2 英寻;3,784 m)的深度逐渐解体。数以千计的文物已被回收并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泰坦尼克号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船只之一,在许多流行文化作品中都有描绘,包括书籍、民歌、电影、展览和纪念馆。泰坦尼克号是世界上第二大远洋客轮残骸,仅次于她的姊妹船 HMHS Britannic;然而,她是最大的一艘在班轮服役期间沉没的船,因为在她沉没时,不列颠尼克号被用作医院船。沉没的最后幸存者,当时两个月大的米尔维娜·迪恩,于 2009 年去世,享年 97 岁;泰坦尼克号上没有幸存者今天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