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西岸昏厥流行病的第一例开始;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互相指责对方毒气,但后来确定原因主要是心身。

1983 年西岸晕倒流行病发生在 1983 年 3 月下旬和 4 月上旬。研究人员指出,大规模歇斯底里是最可能的解释。大量巴勒斯坦人抱怨昏厥和头晕,其中绝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女孩,在约旦河西岸的多个城镇有少数以色列女士兵,导致 943 人住院。

原因在 1983 年 4 月被确定为心理原因,但昏厥的咒语导致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指责和反指责。以色列甚至在疫情爆发期间逮捕了一些巴勒斯坦人,声称这一现象背后是政治煽动。 《纽约时报》报道称,“巴勒斯坦领导人指责以色列定居者和官员在西岸学校使用‘化学战’将阿拉伯人赶出该地区”,一些以色列官员“指责巴勒斯坦激进派别使用毒气或化学品煽动示威活动。”调查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投诉浪潮最终是大规模歇斯底里的结果,即使最初存在一些环境刺激物。这一结论得到了巴勒斯坦卫生官员的支持,他说早期病例中有 20% 可能是由吸入某种气体引起的,但其余 80% 是心身疾病。 阿尔伯特·赫菲兹是以色列精神病学研究的首席调查员事件,他发现以色列媒体和巴勒斯坦医务人员都助长了大众的歇斯底里。他说,以色列媒体在其早期报道中推测事件背后是“毒药”,并援引未具名的以色列军方官员的话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正在使用神经毒气来挑起起义,散布恐慌。他发现,反过来,阿拉伯医务人员认定“毒药”一定来自以色列方面。以色列卫生部总干事巴鲁克·莫丹也得出结论,大部分疫情受害者患有心理疾病,尽管他说一些在 4 月 3 日之后生病的人是装的,但当时流行病学家说疫情已经消退。赫菲兹在他 1985 年的研究“新闻界和医学界在约旦西岸‘神秘气体中毒’流行中的作用”中写道,以色列报纸报道的流行病初期中毒事件火上浇油。 1983 年 3 月 28 日《国土报》的头版文章甚至声称以色列军事调查人员发现了神经毒气的痕迹,并援引“军方消息来源”的话说,他们怀疑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正在毒害自己的人民以指责以色列并挑起起义。巴勒斯坦领导人随后指责以色列毒害他们,试图将他们赶出约旦河西岸。

这种流行病的歇斯底里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案例是塞勒姆女巫审判、1962 年坦噶尼喀的笑声流行病以及 2008-2012 年阿富汗女学生因疑似塔利班中毒而爆发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