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张伯伦,英国商人和政治家,英国首相(生于 1869 年)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 年 3 月 18 日至 1940 年 11 月 9 日)是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 年 5 月至 1940 年 5 月担任英国首相。他最出名的是他的绥靖外交政策,并在特别是他在 1938 年 9 月 30 日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语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在德国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兰之后,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张伯伦在两天后宣布对德国宣战,并带领英国度过了战争的前八个月,直到他辞去首相职务1940 年 5 月 10 日任部长。

在商业和地方政府工作后,在 1916 年和 1917 年短暂担任国民服务部主任后,张伯伦跟随他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奥斯汀张伯伦在 1918 年新一届大选中成为国会议员。伯明翰莱德伍德分部,49 岁。他拒绝了一个初级部长职位,直到 1922 年一直担任后座议员。1923 年,他迅速晋升为卫生部长,然后是财政大臣。在短暂的工党领导政府之后,他以卫生部长的身份回归,从 1924 年到 1929 年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31 年,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张伯伦于 1937 年 5 月 28 日接替斯坦利·鲍德温担任首相。他的首相职位主要是针对日益咄咄逼人的德国的政策问题,他在慕尼黑的行动在当时的英国人中广受欢迎。作为对希特勒持续侵略的回应,张伯伦承诺,如果波兰受到攻击,英国将捍卫波兰的独立,这一联盟在德国入侵波兰后将他的国家带入战争。盟军未能阻止德国入侵挪威,导致下议院于 1940 年 5 月举行了历史性的挪威辩论。张伯伦的战争行为受到各方成员的严厉批评,在信任投票中,他的政府的多数大大减少。承认得到所有主要政党支持的国家政府至关重要,张伯伦辞去了首相职位,因为工党和自由党不会在他的领导下任职。尽管他仍然领导着保守党,但他的同事温斯顿·丘吉尔继任首相。直到 1940 年 9 月 22 日身体不适迫使他辞职,张伯伦一直是战争内阁的重要成员,担任议会主席,在丘吉尔缺席的情况下领导政府。张伯伦于 1940 年 11 月 9 日因癌症去世,享年 71 岁,离开首相职位六个月后。

张伯伦的声誉在历史学家中仍然存在争议,最初对他的高度评价完全被 1940 年 7 月出版的《有罪的人》等书籍所侵蚀,该书指责张伯伦及其同伙签署了慕尼黑协议,并据称未能为国家做好战争准备。张伯伦死后这一代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持有类似的观点,丘吉尔在《集会风暴》中为首。一些后来的历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采取了更有利的观点,引用了根据 30 年统治发布的政府文件,并认为 1938 年与德国开战将是灾难性的,因为英国没有做好准备。尽管如此,张伯伦在英国首相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